張叢斌:瘋狂的裁縫
繼第一部《瘋狂的石頭》,第二部的《瘋狂的賽車》之后,第三部“《瘋狂的裁縫》”,也即將“登場”,然而這個閃亮登場的《瘋狂的裁縫》并非是大家翹首期盼的影片,而是在微博上擁有萬人粉絲群的“@瘋狂的裁縫”——張叢斌,6月27日,他帶著他的故事走進央視《奮斗》演播室,37歲的他,貌不驚人卻語出驚人,他不拿皮尺,不提剪刀,就是這樣一位半路出道的裁縫剪裁出了服裝行業的新天地。
從軍人到農民,最終走向了裁縫
張叢斌在講訴他的“裁縫人生”之前,先講訴了一段他曾經的經歷,他稱自己的人生很復雜,因為干過不下10種行業:早年參軍當兵,做過銀行職員,種過菜,開過店,挖過煤……“曾經很有錢,然后又很沒錢,后來又有錢,知道了錢是一個無底洞,夠用就好,再多一點意思都沒有?!焙芏嗄陙?,他心中一直放不下的念頭就是做服裝,但怎么做之前一直沒想好。
他說,自己至今對商場里一件衣服的成本和售價之懸殊感到不可理解?!耙患路某杀究赡芫鸵粌砂僭?,可是在商場通常標價一兩千元,即使是批發價,最低也是成本的兩三倍,我最初知道這事的時候,詫異極了”,現場他還爆料,他的愿望就是讓自己喜歡的人能夠穿得起漂亮的衣服!于是張叢斌開始去花了很多時間考察服裝行業,結識了上百位服裝業的老板,一點一點學習這個行業的知識,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一個專家。雖然所有的老板都告訴他,服裝業有自己的規則,大家都是這么做的,他卻總是在考慮:“能不能讓好衣服不那么貴,讓更多的姑娘都能穿得起好衣服?”最后,他認為自己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案:成為挑戰行業規則的人。他發明了一種全新的服裝營銷模式,并給它起了個令人費解的名字“濕定制”。
新型服裝營銷模式:“濕定制”
當張叢斌說出這個“濕定制”詞的時候,現場主持人和觀眾朋友們都很疑惑的看著他,那“濕定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張叢斌解釋說:因為人身體中95%是水分,所以是濕的。這只是個比喻,指的是一種尊重個人需求的,純粹依靠口碑和情感來經營的服裝定制模式。“傳統的服裝行業為什么會標那么高的價格,除了成本之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廣告、租金、庫存等運營費用,顧客要付出高達成本十倍甚至數十倍的價格購買自己并不需要的所謂購買環境、品牌溢價和社會化營銷成本。而我所做的,是跳過所有中間環節。就像訂貨會,我做出一些樣板,然后各地的供銷商過來訂貨,看中了就下訂單。‘濕定制’是把這個訂貨會直接向顧客開放,把中間的環節全部砍掉?!?/p>
微博打開市場
然而,現實不總是會按照人的愿望來發展,由于“濕定制”是首創模式,缺少效仿和學習的對象,張叢斌在創業初期也遇到了一系列問題。直到微博開始流行,張叢斌也注冊了一個賬號,自稱“瘋狂的裁縫”?;蛟S是福至心靈,他某天忽然意識到微博也可以用來做業務平臺。
他開始嘗試在網上發布一些服裝的樣板,并接受微博上網友的訂單。結果馬上就有粉絲留言,表示要訂做?!隘偪竦牟每p”迅速走紅網絡,截止目前,已經擁有了近6萬粉絲,每日都能接到近五百張訂單,營業額最高時,三天達到一百多萬元。
如果沒有微博,張叢斌的人生經歷大概也要改寫。他說:“微博這個東西一下子把我放得太大了,我沒有想到我會在那么短的時間里受到那么多人關注?!爆F實中的張叢斌是個有些內向不善言談的人,而微博卻展現了他豐富的內心和獨特的魅力清新的文字,溫柔的性格,微帶多愁善感,完美主義的工作態度……6萬多死忠“粉絲”被微博聚集起來。對于自己的微博,他說:“不是營銷,是真心,寫的都是真情實感?!闭沁@種真實最打動人。
“瘋狂的裁縫”與他100多個老板娘
生意開始有了基本的定量,張叢斌有時間了,他開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微博上,與姑娘們交流,了解她們的需求,建立更強的信任度。
越來越多的姑娘們開始跟張叢斌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家長里短,感情危機,無所不談。有一次,一個姑娘跟他說:“裁縫,要不我嫁給你吧?”“為什么?”“因為每個姑娘都有個當服裝店老板娘的夢啊!”“那也不用嫁給我啊?這樣,我拿一件衣服出來,你來做老板娘啊!”
這次調侃讓張叢斌突發奇想,在微博上搞了一次小活動,方式是拿出一件小圓領西裝,說明設計成本為1000元,分為100股,每股認購價是10元,每增加1件的訂單,每個股東可分到0.2元的分紅,分紅達到100元/人時,自己就拿這100元去給每個股東定制一條成本100元的絲巾(這樣的絲巾市場價格約為600元)。{page_break}
活動一經推出,兩天之內,股權被認購一空。很快定單就達到了每個股東都能分到一條絲巾的量,而姑娘們也如約拿到了這條絲巾。
張叢斌的創意引起了中央廣播電臺《經濟之聲》的注意,對方打來電話要采訪他。這次電話采訪播出后,張叢斌的微博爆漲到5萬的粉絲。
在張叢斌的模式中,姑娘們要付出時間(下單一個月后才能拿到成品),才能得到以25%的價格收獲100%品質的衣服;而張叢斌則是以拿更少的利潤與更多的服務,換取更穩定的客源與更低的成本。
張叢斌又想,能不能再玩大點?目標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家店!
張叢斌與上海的粉絲們合開了一個店,他本人投51%,還有49%讓上海的粉絲們投,1000元一股,最多10股。這個消息通過微博一發出,短短三天就收到了好幾百萬的投資意向,遠遠超過了投資額度,他還需要一一勸說,姑娘們,不要投那么多,只要一點點就好了。就這樣,上海店僅僅用了9天就開起來了,同時他還多了100多個老板娘。如此操作的好處是:姑娘們投入不高,卻又積極性很強。畢竟是自己的店,每人帶幾個朋友來購買,店鋪的業績很快就能上量。而張叢斌還為她們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店鋪管理模式,姑娘們完全不用自己操心店面的管理問題。
針對上海店,張叢斌又突發奇想,要在上海店的周邊開設一些“衛星店”,在交通樞紐附近的尋找10平方米左右的半臨街小店面,制作整片的全封閉玻璃櫥窗,里面掛上下一季的樣衣,等于一個巨大的實體廣告。看到中意樣式的姑娘,能在櫥窗上看到:請喜歡的姑娘到某某街某某家的實體店試穿!
這個“衛星店”是全封閉的,不需要店員駐店,運營成本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因為并非完全臨街,而且面積較小,租金成本不會很高;因處于交通樞紐附近,人流量較多,漂亮的玻璃櫥窗有很高的回頭率;長期租店面比短期的廣告成本更低,且效果更佳……
起初,“粉絲”大多是被他的服裝出奇便宜的價格所吸引,認識他之后,便多了一份朋友的關注。他的很多微博留言令人印象深刻。母親節的時候,他寫下這樣一段:“每天給姑娘們趕做衣服,剛才淚醒,夢見老家久病的娘。起身翻出幾顆沒舍得用的扣子和面料,趕做兩件衣服吧,一件給娘,一件給微博中有緣的人,我會留一顆珍貴的扣子給你,讓你親手為媽媽縫上……”后面上百條留言,大家都爭做“有緣人”。
在節目快即將要結束的時候,張叢斌他回憶起,最初促使他進入裁縫這一行最初的感動:曾有一位非常觸動他的女顧客。這位女顧客在商場里看上了某品牌的一件衣服,前后去了三次,但是都狠不下心去購買,最終痛下決心要去購買的時候,到了商場那件衣服已經下架了,她當時就哭了。“我們的顧客都是年輕女性,她們都希望自已能夠很美,她們需要好衣服來妝點自已的生活,但是那些虛高的價格讓她們那點基本的心愿都變成一種奢望,這是很殘忍的一件事情?!睘榱藵M足這類客戶的需求,張叢斌和他的團隊正在努力著,更加的努力,他說:我實現了我的夢想,也實現了更多“姑娘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