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高端面料要均衡發展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國際時裝大牌開始將面料采購目標轉向中國,這里龐大的生產群體為服裝品牌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面料企業將自己的品牌定位于高端。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國產高端面料的發展雖然有了一定的高度,但還存在一些尚在攻克的問題,以及亟待解決的困惑。
產品同質化成為瓶頸之一
“只有在某一面料領域時刻占據引導地位,并不斷地推陳出新,與常規產品拉開距離,才能得到國際時裝品牌的關注,成為高端面料供應商。”一位專業生產高端提花面料的企業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國內一些致力于生產高端面料的企業幾乎無一例外,都在產品差異化上做著文章。即便這樣,也難以阻止國產面料同質化的加劇。
產品同質化說明國內面料企業的整體創新力度不夠,很大一部分中小企業還在靠模仿過日子,不僅做不到百花齊放,還會拖住少數快速創新面料企業的發展步伐。在認識到這一現狀后,高端面料企業更加注重新產品的保護,有的甚至不惜屏蔽掉一些客戶,來換取產品版權不外泄。
稀有面料="高端面料?"
隨著夏季的來臨,舒適的棉質T恤產品成為大街小巷潮男潮女的最愛。從幾年前“有機棉”這個概念進入到人們的視野后,每年有機棉的使用量都在不斷上升。2011年,世界有機服裝的規模達到60億美元左右。即便這樣,有機棉也因為其原料生長和后加工環節的苛刻要求成為“少數派”紡織產品。但是“少數派”卻并不意味著“高端”。
究其原因,是這些新型材質受特性的限制,在硬挺度與染色上很難達到工業面料的效果,讓它們在塑形時也難以達到當代時裝的某種藝術性要求,例如有機面料、木代爾面料等制作的服裝更適合居家與休閑時穿著,這些自然的特性讓它們離傳統意義上的“高端”有了一定的距離。
生產環節不過硬凸顯“短板”
能夠爭取到高端服裝品牌的訂單,卻滿足不了生產環節的高要求,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尤其是在紡織產業相對集中的地區。在下游紡織服裝開始進行產品升級的同時,國內染整業存在的技術短板問題開始凸顯,“吃掉訂單利潤的是‘染整’環節”已經不再是新鮮事。很多單一做坯布生產的面料企業由于本地染整企業技術跟不上,不得不將半成品運去其他省市甚至國外進行后道加工,使得成品的生產成本走高。
也有很多紡織企業為了掙脫“染整”的束縛,將染整作為公司的產業鏈拓展計劃中的一個環節,“拓展染整業務,主要是基于發展需求。我們的很多針織類高端產品,需要一定的染整技術,特別是后整理環節,很多企業做不了。我們對自己產品技術最了解,所以想要申請環評,做自己的染整業務。”很多面料企業與世興達(福建)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相同的觀點。
看來,要想得到更多高端時裝品牌的青睞,從中獲取更大的利潤,紡織產業鏈一定要均衡發展,以免在某一環節掉鏈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