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為什么起毛起球及如何防止?
起球現象發生在羊毛、滌綸/羊毛和棉織物中,但更多的是出現在滌/棉或滌/粘混紡織物中。
滌/棉/滌/粘混紡織物由于具有耐用、美觀和穿著舒適性而受到用戶青睞。但是,這些優點卻由于它們比天然纖維更易起球而遭到冷落。然而,用滌長絲制作的織物和服裝就不會出現此現象,而短纖由于穿和洗滌時的磨擦,很容易將纖維帶至表面,從而形成小球。
理論上有下列步驟導致起球:①由于機械作用將纖維拉伸至織物表面,并形成茸毛;②茸毛纏結成球,通過固著纖維和織物表面相連;③在磨擦、洗滌、穿著和清潔過和程中,連續的機械作用使球脫落。
任何短纖維都會起球,滌綸短纖的起球最為嚴重。這主要是由于滌綸的強力和抗曲性能高,使形成的球不易從纖維上脫落,而且滌綸的靜電很容易吸附外來粒子產生起球。
纖維長度和細度,低捻度,多毛和膨松的紗線,單根紗、織造類型,及所用的整理劑種類等,都會促使纖維起球。具體影響因素如下:
⑴如果形成的速度大于脫落的速度,球將堆積在表面。成球的速率與紗線中纖維的數量、長度、橫截面、紗線念度、織物結構等有關。任何可使纖維滑向紗結表面的因素都可提高成球速率。
⑵短纖長度越長,起球越少。因為凸出在單位面積上的纖維末端較少,而且長的纖維也可以被更牢固地固定在紗線上。
⑶較粗纖維有剛性,不易起球。
⑷橫截面呈賀形且表面光潔可使纖維很容易滑移至織物表面,從而起球。不規則的橫截面可降低起球趨勢。
⑸低強度纖維可提高小球脫落速度。
⑹高卷曲可減少起球。
⑺噴氣較環錠紡的紗線好。環錠紡紗,較長的纖維較長的纖維傾向于集中在紗線中間,而較短的則在外側,從而導致起球。氣流比環錠紡的紗線更差。
⑻支數越細,越不易起球。而滌/毛混紡織物例外,相比同混紡比織物,紗線越細,表面滌綸更多,則更易球。
⑼捻度高可使紗線更緊密,突出的纖維更少,降低了纖維的可移性,從而減少了起球。
⑽在混緄紡織物中,滌綸含量越高,則越容易起球。
⑾紗線毛羽少則不易起球。
⑿單麥加紗線織物比雙股紗線的易起球。
⒀針織物由于暴露的紗線表面積大,比機織物易起球。
⒁相比斜紋織物,平紋織物由于交織數量多,交叉長度短,所以不易起球。
⒂含少量低級棉的輕薄織物比厚重織物易起球。
因此,各種纖維、紗線和織物都會產生起球現象。理論上,選擇各個影響因素的最佳條件,可減少起球,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又會影響織物的其它性能。
選擇下列方法可控制起球:
1、選擇在紗線和織物生產過程中不易起球的纖維。
2、在噴射染色機中進行前處理和染色時加入潤滑劑Lubsoft防止磨擦;
3、在噴射染色機中采用活性染料染棉及滌綸/纖維素纖維混紡織物時,可使用結晶硫酸鈉代替常用的食鹽。
4、對滌綸/纖維素纖維和滌綸/羊毛混紡織物采用適當的熱定形,以使紗線定形,并適當超喂。
5、剪毛同時進行刷毛,可去除表面纖維以及突出的纖維。
6、兩面都燒毛,可去除表面纖維以及突出的纖維。
7、對于滌綸和滌綸/纖維素纖維混紡織物,滌綸組分進行部分堿減量可降低滌綸的強力,因此小球容易去除。
8、對棉及滌綸/纖維素纖維混紡織物,采用Cellusof-L;羊毛或滌綸/羊毛混紡織物采用合適的生物酶進行拋光處理。
9、對滌綸/纖維素纖維,滌綸/羊毛和棉織物在噴射染色機中用特種助劑Saraglow-CL進行處理,成衣用轉籠水洗,以去除表面纖維。
10、用量需恰當,以避免過度柔軟和潤滑,否則會促使纖維移向表面,引起起球。
11、采用特種整理劑整理,如:Sarafeel-jy/Sarafeel-763,特種有機硅復配物,能賦予織物柔軟性和通過成膜提高搞起球性;Sarasoft-MR有機硅類聚合整理劑,有成膜性能,能提高耐磨性;Garfinish-As有抗起球和抗擦傷的特性,可加在傳統的整理液配方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