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企業創新升級是永遠不敗的生存定律
寧紡集團:所謂真誠不是甜言蜜語
切身體會:客人永遠是對的,客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和賴以生存的根本,如果不是大的原則性問題,不要和客人討論對與錯。學會包容和退讓,這樣才會贏得長久的合作。
我1997年到寧紡集團進出口公司做銷售業務,曾連續5年獲得公司銷售第2名,連續5年獲得銷售狀元的稱號。總結我做銷售工作的經歷,我有如下幾點體會。
用真誠打動客戶——不是甜言蜜語,而是行動。用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去感動客人,就像和自己喜歡的人談戀愛一樣,要時刻明白客人在想什么、干什么,自己有哪些地方可以幫忙。北京銅牛集團老總的夫人在生孩子時,我提前得到了這個消息,趕到醫院,陪客人在醫院待了3天,使我們的感情得到了更深層次的溝通,為后面的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用勤奮穩定客戶——始終要給客人一個勤奮向上的形象,這樣,客人才會對交給我們的事情放心。無論客人在什么城市,一定要定期拜訪;無論客人在什么時間問什么事情,都必須及時回答。比如客人晚上打電話過來,詢問生產情況,而你對車間生產了如指掌,那么給客戶的好印象是不言而喻的。
從專業的角度給客戶信任——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客人就某一個品種詢盤時,要盡可能地把客人會想到的問題一一解釋清楚,并且以專業的角度進一步給客人指導性的意見,這樣可以讓客人了解你有準確操作和駕馭訂單的能力,另一方面還會覺得你很用心,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細節決定成敗——要讓客人在細節上感受到企業的實力。比如提供樣品時,整潔完整的打印標簽,清晰的產品指標信息,整齊牢固的包裝,都可以使客人充分感受到對他的尊重,要樹立企業和產品形象,一點一滴的小事也可以給客戶以合作的信心。
用周到及時的服務留住客戶——在客人有困難或者產品有問題時,要及時妥善的進行解決。產品出點小的問題在所難免,但是要用真誠的態度去溝通,積極地協商解決,直到客人的滿意,才不會形成“一錘子買賣”。(寧紡集團進出口公司副總)
常山股份:把所有病痛辛勞拋在腦后
切身體會:為了適應市場的變化,在鞏固好原來老客戶的同時,更要積極開發新客戶,特別是開發能夠適應企業滌棉品種的新客戶,這也是我去年完成銷售任務的重要保證。
要想做好客戶開發工作絕非易事。老業務員都知道,開發新客戶意味著風險與艱難。但我也深知,沒有風險、沒有艱難,要我們這些業務員還有什么用?只有付出努力,得到回報,銷售業務員才有價值。為了更多地發展新客戶,我一有時間就出差,走訪客戶,進行市場調研,開拓新的客戶。
幾次出差,在一周的時間里,我跑了六七個城鎮,訪問了十幾個客戶,午餐經常在車上吃。有一次,因客戶公司在郊外,為了第一時間見到客戶,我不辭辛苦早晨6點起床就去擠公交車,終于在客戶上班前趕到了工廠,贏得了和客戶當面交流的時間。
我今年已經52歲了,年齡越來越大,身體狀況也比較差,家中事情也較多,每遇出差我都很為難,但一想到自己的職責,便克服重重困難,帶上隨身藥物,保證任務的完成。2011年,我全年共發展新客戶13家,新客戶的銷售收入達2800多萬元,占全年銷售額的40%左右。原來的兩個大客戶的銷售收入也躋身于我們棉二分公司大客戶之列。
在工作中,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每月初制訂好詳細的工作計劃,并積極落實,想方設法超額完成任務。作為業務人員,要想把工作做好,就要做到:腦勤、嘴勤、手勤、腿勤。我經常思考分析市場及客戶需求,每月對自己的客戶進行多次深入的電話溝通,了解客戶的現實需求及未來需求,一旦發現客戶意向,積極跟蹤,絕不放過。每天對客戶打進的電話進行詳細記錄、分析,從中發現潛在訂單及市場動態。
在客戶服務方面,在保證企業利益的前提下,多為客戶著想,千方百計為客戶服務好。為了達到客戶滿意,只要客戶需要,節假日我也不休息,因此全年中有一多半節假日我都在工作中度過。有一次南昌的客戶因資金緊張欠我分公司貨款,我在南昌住了十幾天,經過長時間與客戶的溝通,終于得到了客戶的理解與支持,對方保證盡快解決問題。(棉二營銷部業務員)
{page_break}
經緯榆次:找到永遠不敗的生存定律
切身體會:壓價競爭是否就是最好的辦法呢?在新機型的推廣過程中,若想打消客戶顧慮、盡快布點市場,就必須時刻站在客戶的角度,多為伙伴考慮問題。
歐債危機以來,全球經濟持續低迷,消費需求降低,外部訂單隨之大量減少。“狼多肉少”的困局,使得紡織市場的競爭愈顯殘酷。
俗話說“絕處逢生”,每次的山窮水盡之后總會迎來柳暗花明。所以,只有不斷創新與升級才能找到合適的市場定位,才是永遠不敗的生存定律。而作為銷售人員,只要忠實秉承“誠信、改變、精細、簡單”的工作方針和“每單必爭、取舍得當”的銷售原則,用心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盡心培育與每一個客戶的伙伴關系,“燦爛金花”豈有不開之理?
南昌P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接觸過程中,這家公司的老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位受人尊敬的長者,雖說公司的事務都已由孩子們打理,但他還是心系企業發展。平時路過南昌,我也總會登門拜訪,與他探討紡織工業發展趨勢和市場前景等問題,并及時向他介紹公司的一些新產品和研發思路,漸漸地他似乎成了我的忘年交。
去年底,P公司想訂購我們的8臺細紗設備。由于是新上項目客戶顯得很謹慎。再則,公司當時的設備價格與P公司2010年初首次訂購時的單價高出近2萬元,這使得我們在各主機供貨商的壓價競爭面前,顯得相當被動。我們也沒放棄,只待時機成熟一舉拿下。
有時我在想,壓價競爭是否就是最好的辦法呢?于是經常和同事們以各個項目的具體情況為課題,作一些針對性的討論。
今年4月初,P公司再次提及上次的訂購項目,只是價格上還有些難以接受。為了避免談判僵局,我們從該企業的長遠發展考慮,就公司新近主打的幾個新機型的高效、節能、穩定和成紗質量好等諸多優良性能向客戶作了詳細介紹。另外還重點介紹了我公司“紡織廠取消保全工,延伸服務價值鏈條”的戰略目標和實施情況。對方對此很感興趣,當即表示要盡快上馬我公司產JWF1510配賽絡紡的設備,并一舉配套了我們大量的AD精密綱領。雖說這次合同的標的不大,但對我個人而言感慨良多,受用終身。(九江銷售技術服務部)
際華3509:采購轉行銷售的心路歷程
切身體會:在武漢經營部,我是從采購轉行做業務的第一人,過去沒有與紗、線、布等業務直接打過交道。工作上的困難之大可想而知,但我堅信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干成。
記得2009年公司為了跨越式發展延伸產業鏈,決定設立武漢經營部(際華布行),主要經營漢派女裝布料。公司想從機關選聘幾名業務員。重新開拓市場并非易事,業務員的選聘工作成了難題。我在了解到情況后,放棄了公司物料采購計劃員的工作,申請到際華布行做一名業務員。當時,這在別人看來可能有點傻,采購是別人求你,而業務員是你求別人。再說,武漢經營部只是公司拓展業務面的一次嘗試,整天在外奔波,沒有時間照顧家庭。
我不斷加強學習,全面掌握紗線和坯布的外觀質量和內在物理指標。為了做好業務員,我還多次參加聚成公司組織的培訓,不斷學習市場營銷和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業務上不懂的問題,就及時向領導和老業務員請教。沒有客戶源,就通過電話薄、當地工商、稅務、熟人等渠道,了解和掌握武漢市一些服裝廠的基本資料,并向領導匯報自己的想法,然后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區域內服裝廠進行登門拜訪和業務洽談。
我剛從采購轉行做業務時, 15公里內電動車是我的交通工具,再遠就是公共汽車或出租車,我每天按計劃一家一家挨個跑服裝廠,不知磨了多少嘴皮子,就為了一個目的——更多地挖掘客戶、貼近客戶。
為公司業務爭取市場份額、爭取利潤,我費了好大勁。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服裝廠面料部經理或老板見面,順利的話也就能得到一張名片,聽對方說幾句不切實際的話,然后就推說很忙;有的說“際華布行我們根本沒有聽說過,等你們做起來了再說吧”;有的通過電話預約聯系好了,按預約時間去也見不到人。兩個多月跑下來,一個單都沒有談成。向領導匯報工作時有種對不起領導、對不住這個崗位的感覺。但領導總是鼓勵我,叫我不要急于求成,要關注客戶的資信度,一定要防范風險,鍥而不舍,但不能沒有原則。
過完2010年春節,我終于接到了第一筆300米訂單。到現在近兩年的時間,我每月都能完成約500萬元左右的銷售收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