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是皮革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工作主線之一
環保問題是關系皮革業生死存亡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不容有絲毫懈怠。未來,隨著國家環保政策和標準的相繼出臺,企業面臨的環保要求將會更加嚴格,環保壓力將會更大。隨著環保不達標的企業不斷退出市場以及被淘汰的落后產能落實到位,優質資源不斷流向環保治理良好且運行平穩的大中型企業,對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很好的保障。
我國皮革行業與污染有關的問題
1、制革清潔生產工藝的研究,使污染盡量的消除在生產工藝中,少排或不排污染物質,以其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產出;
2、制革污水處理技術,如果排水去向不是地表水,是城市污水處理廠,目前的污水處理技術應該說是可以解決制革行業的污染問題的,主要是有些搞污染治理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對制革廢水的性質不太了解的原因;也就是說目前以國內的污染治理技術和制革廠的經濟能力是不太協調的,只要有經濟能力,完全可以將制革廢水處理達到一級排放標準的,但投資太大。
3、排放標準的問題,由于制革污水的特殊性,治理難度相對太大,那么就應該根據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提出合理的、與時具進的污水排放標準,否則將影響皮革行業的正常發展。從這一點上,主要體現在現在制革行業已是微利時代,競爭激烈,如果在污水處理方面使其所排放的污水都要達到一級標準,投資太大,背的包袱就越大,就很難在制革生產的技術、設備的技術改造有所發展。
4、鉻的回收利用研究,金屬鉻這種資源在南非的儲量最多,也只夠開采幾百年,而鉻用在制革的加工過程約占生產量的1/3,且在制革的加工過程中有1/3隨著污水被排放掉了。在污水處理方面廢鉻液回收技術上不存在問題,問題在于回收回來后制革生產不太愿意用,會對成品革的質量有一定的影響,這就存在著對回收的鉻加工成鉻粉再利用到制革生產中的研究或用在其它領域的開發研究上,在這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與資金上的支持。
5、制革污泥的綜合利用開發研究, 制革行業每所所產生的制革污泥約有5000萬噸。環保方面恰好對制革污泥的排放幾乎沒有要求,只對制革行業的污水排放要求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所能查到的是對于農用污泥的標準要求,即含鉻量≤1000mg/kg干污泥。制革污泥中含有約70%的有機物,制革污泥中如果不含鉻,它的利用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每kg干污泥含有約3000大卡的熱量,可以進行熱能的回收,但如果含鉻,在進行焚燒時,Cr3+會被轉化成Cr6+,而Cr6+的毒性更大;制革污泥還可進行厭氧發酵處理,進行沼氣能源回收,經厭氧發酵后的制革污泥,又是非常好的農用肥料,用在農田中,可以防止土地的板結;也可以加入桔桿直接發酵,用作農肥。但如果鉻不回收,我們測試的數據是制革污泥中含鉻23000mg/kg干污泥,而且用在農田中,農作物的果實中含鉻量最高,這樣就直接影響到人體的身體健康。所以,前提還是鉻必須回收。
為了治理皮革行業的污染問題,我國發布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
2010年8月,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強皮革行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確整個皮革行達《皮革行業污染整治工作責任書》督促政策落實,各設區市政府紛紛立下目標責任“軍令狀”。
2011年1月,我省業整治目標任務和政府職責,被稱為國內最嚴厲的皮革整治政策。隨后,省政府下對皮革行業再出重拳,出臺更為嚴厲的《2011-2015年皮革行業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方案》,明確皮革行業“十二五”減排目標任務,讓整個皮革行業環保之弦繃得更緊。
2012年皮革行業的節能減排工作一直在推進,2013年節能減排仍會是皮革行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工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