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纖維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美國克萊格生物實驗室另一杰作:蜘蛛絲復合纖維
美國克萊格生物工藝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宣布,在多方配合下,他們利用蜘蛛絲基因鏈,成功的創造了一種新型的結構重組型蜘蛛絲,被稱為“大紅”纖維。
克萊格生物實驗室是美國的一家著名的全球性生物技術開發公司。在此之前,他們已獲得多種成就。第一代產品是基于第一代蠶絲。由于這種蠶絲不夠強韌,無法用于工業行業。為此,克萊格生物工藝實驗室先后培育出20種新型的轉基因蠶種,他們的辦法是給蠶蟲胚胎注射弗雷澤DNA構造胚胎,其中含有修改后的蜘蛛基因,然后,經篩選將優選的蠶蟲新基因整合到其他基因組中。在2011年,這些生絲產品市場達到40億美元。隨后,這家公司繼續進行開發,其目的是開發更強韌而重量極輕的絲纖維,并期望大量生產包括防彈背心、汽車和運動器械所需的合成材料和建筑材料。
由于蜘蛛的攻擊性太強,不好養殖,所以研究人員培養了轉基因動物,也能夠產生蜘蛛絲蛋白。不過這還不夠,因為只生產這些材料的蛋白質組分還不夠,必須模仿蜘蛛的制絲方法,蜘蛛也是通過紡線制絲。
隨后,這家實驗室聲稱,他們已攻克主要挑戰,即如何合成輕型的、比鋼更強韌的纖維。該公司曾因開發出能吐蛛絲的蠶寶寶而享譽全球。說起來,他們用的方法很土:往蠶的基因圖譜里隨機插入蜘蛛基因。現在這些蠶能吐出性能遠強于正常蠶絲的“蛛絲”。不過這些偽蛛絲并不是真正的蛛絲,強度也比起真貨有些差距。
美國德州A&M大學:來自自然的層層阻燃纖維
美國德州A&M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生態親密型泡沫納米涂層,這種材料有朝一日將用在棉纖維、紡織服裝和聚亞安酯泡沫上。它采用了殼聚糖和其他可再生材料,具有潛在的應用領域,特別適用于兒童服裝、家用紡織物、航空領域、軍用被服和其他保護性服裝。
該大學負責項目的副教授、機械工程師與研究主任格倫林,博士已在一層層涂裝技術上探索使用水基溶液創造阻氣薄膜粘土為基礎的納米磚材涂料,然后想法用在阻燃材料中。他最初用于泡沫外層,后經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檢測,發現這種涂層泡沫不分解,后來又發現,這種涂層不開裂,不脫層,比其他阻燃涂料重量更輕。而內層也沒有任何損壞,卻對內熱能起很好的保護作用。涂層浸透泡沫,卻減少了脫氣和減少一半的熱釋放速率。
含有磷和氮的聚合物涂料在膨脹發泡過程中,氮磷創造了泡沫熱屏蔽。這種方法用在棉纖維品上,結果也令人滿意。由于氮成分豐富,植酸磷促就了磷光體的豐富。美國農業部指出,經ASTM測試方法洗滌檢測測試發現,經過10次水洗滌,其性能沒有絲毫的變化。專家認為,再洗20-30次也不會變,無論是尼龍、棉纖維或聚酯都一樣。因此可以強化織物的阻燃性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