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電商紛紛瞄準服裝業?
眾所周知,電子商務的大趨勢已勢不可擋,服裝行業在其中也大有可為。據艾瑞數據預測,2012年整體網購市場的交易規模為11840.5億元,服裝網購市場交易規模為3188.8億元,占比為26.9%,為網購市場最大品類。
電商平臺們顯然不會放過大好機會。前不久,當當網聯合眾多一線服裝品牌舉行秋冬新品發布會,這是電商首次嘗試線下發布會的方式上市新品,部分新品上線就5折起售。京東商城今年以來也力推服裝品類。
線上:電商豪奪市場
一位廣州服裝生產企業代表曾告訴新快報記者,目前服裝企業都在尋求和大平臺的合作,服裝線下門店一般提前兩個月就開始上當季新品,而這些新品一般不打折,是服裝門店的主要利潤來源,很多可以占到服裝店利潤的一半以上,已經成為線下服裝店的最后一塊“自留地”。
當當網此次聯合眾多服裝品牌商,無疑讓線下服裝的最后一塊陣地開始動搖。而京東早在去年5月便將“品牌直銷”頻道正式改版為“服裝城”。全新上線的頻道主推服裝、鞋品、箱包配飾時尚品類,這一舉動被解讀為京東開拓女性用戶市場,大力掘金服裝市場。作為大佬的天貓更是眾多服裝品牌商爭奪的香餑餑。
京東服裝城僅上線一個多月,便宣布服裝銷售額同比增長800%。當當網雖然聲稱“服裝盈利不會制作時間表”,但CEO李國慶公開提到希望服裝品類的業績可以做到“3年翻5倍”。
服裝增速迅猛
為什么電商紛紛瞄準服裝業?
根據EnfoDesk易觀智庫發布的《2013年第2季度中國B2C市場季度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二季度,B2C市場服裝交易規模達494.1億元,占比B2C總體交易額31%,較2012年同期增長130%,環比增長19.6%。
從當當來看,單純依靠圖書支撐利潤已經難以為繼,今年3月,當當正式宣布將服裝品類作為除圖書、母嬰之外的第三大核心品類。當當服裝業務去年取得10倍增長,今年二季度服裝已占當當平臺銷量的一半。
9月初,天貓服裝城總經理俞巍在某公開場合披露,今年上半年天貓服飾行業銷售額近500億元,下半年銷售額預計占全年的40%以上。
天下網商數據分析師兼首席記者楊欽則拿出數據,說明電商的發展迅猛:“去年,服裝電子商務在整個服裝零售體系的滲透率已經達到20%左右,而百貨商場這種業態占比也就20%多。百貨商場在中國已經發展了幾十年,但電子商務只發展了幾年。這種趨勢下,五年以后會是什么情況?這很值得我們思考。”
2012年中國服裝行業整體增長17.7%,首次低于20%,大型零售商場銷量明顯下降,創1999年以來歷史最低,而中國網絡購物突破1萬億,有2.47億網民是網絡購物人群,服裝電子商務2012年增長了66.4%,尤其是快時尚、運動和休閑服飾。
線下:服裝公司業績負增長
“線上價格比線下便宜10%-20%,實體店數量在加速減少中。”上述服裝生產企業代表說。
中金公司發布的一份2013年中報業績預覽報告顯示,品牌服裝的中報業績增速普遍偏低,甚至大面積預降。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幾家知名服裝企業今年上半年的中報業績預告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美特斯邦威中報業績降48%,雅戈爾降10%,九牧王、中國利郎、報喜鳥業績分別下滑13%、21%、23%。
對于品牌服裝不佳的業績,中金公司報告分析稱,主要是受困于服裝終端零售疲弱,加盟商信心普遍偏低所致。而下半年,行業前景依然不樂觀。該報告認為,由于海外需求仍存有不確定性,加之加盟商信心依舊普遍低迷,下半年公司業績增速有可能慢于上半年。
服裝商瞄準電商渠道
不僅如此,傳統門店的關店潮也影響了企業業績,與電商平臺合作擴寬線上渠道便成為服裝企業的“救命稻草”。業內人士表示:“清庫存仍然是很多服裝品牌電商渠道的主要宗旨。”
正略咨詢合伙人、副總裁呂謀篤指出,服裝企業入駐傳統百貨商場的成本越來越高,再加上促銷、管理等高額費用,企業不堪重負。電商則較少受限于以上因素,便能獲得最快的傳播、達到最大的擴張速度。
迎合電商洶涌大潮,在淘寶、凡客等網購平臺的帶動下,近年來,服裝品牌紛紛建立起自己的專業電商運營團隊,紛紛“觸網”,如李寧、真維斯、美特斯邦威、報喜鳥、貴人鳥等,七匹狼、特步等鞋服品牌企業也紛紛將電子商務升格為事業部,并由集團董事長或副總裁直接分管。
同時,他們也遭遇著難題:如何協調線上價格體系對線下渠道價格體系的沖擊,是自建銷售平臺還是外包網購業務,燒錢的電商平臺等等。沒有“門道”的傳統服裝企業們在“觸電”時遭遇了滑鐵盧。李寧電商負責人爆出離職、報喜鳥等電商網站依舊慘淡如初。在此情況下,傳統服裝企業開始尋求電商平臺合作。
易觀智庫分析認為,服裝品類由于便于物流運輸,毛利較3C品類高,吸引大型B2C平臺不斷進入,并且通過開放平臺的運營模式來迅速擴大規模。此外,唯品會第一季度在尾貨市場突出的業績表現,吸引更多競爭者以品牌特賣的模式進入尾貨市場。當當、凡客誠品分別上線尾品匯、特賣匯頻道,發力服裝尾貨市場。
趨勢:服裝電商還處在高速發展期
從市場格局看,中國B2C服裝市場依然是天貓一家獨大,份額占比達75.2%,遠高于第二陣營唯品會、騰訊B2C等企業。當當在二季度表現搶眼,推出尾品匯頻道,拉動其服裝品類營收環比上漲50%,在B2C服裝市場的份額上漲0.16個百分點。易觀智庫分析認為,品牌特賣模式的核心競爭力在于供應商資源,唯品會依托先發優勢在供應商資源方面占據一定優勢,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加入,這一優勢將逐漸被削弱。
睿信致成合伙人王丹青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通過開放平臺的優勢,促進服裝品類的發展,是實現規模增長的重要手段,但在品牌、商家和消費者認知等各方面仍需進一步努力和提升。
服裝電商的市場需求還處在高速發展期,未來一段時間也將保持高速增長。未來服裝仍將是B2C市場的重要品類,也將成為平臺型電商競爭的重點。同時,一些服裝行業垂直電商也將通過專業化逐步構建自身的市場地位。
隨著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京東、當當等平臺進一步開放,相信行業將會迎來新一輪競爭格局的變化,京東、當當等電商大佬也將蠶食淘寶(天貓)的市場份額,但短期內仍無法撼動其領先地位。而一些優秀的垂直電商,也將在市場占有自身地位。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預計2013年,網購服裝交易額將達4076.1億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