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紡織業終于迎來普惠制加地位
巴基斯坦紡織業終于迎來了盼望已久的普惠制加地位。
待歐盟委員會在本月底宣布該法案生效后,巴基斯坦將近90%的輸歐紡織服裝產品都可享受關稅優惠。屆時,巴紡織業的棉花、棉紗、毛巾等產品將以更低的價格優勢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產品同臺競技。
按照全巴基斯坦紡織廠協會的預估,4年后,巴紡織業年出口額可在歐盟的“特殊照顧”下,由目前的130億美元翻番達260億美元。在國際市場寒意未消的時期,巴基斯坦紡織業的暖春看似已提前到來。然而,巴基斯坦紡織業能否借此東風翻開新篇章,其結果仍受制于多重因素。
中國在全球紡織貿易中的市場份額為3000億美元。近兩年,由于受生產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中國紡織服裝業擁有的近300億美元的市場份額被東南亞國家擠占。每每翻看國外紡織媒體的報道,總能感受到東南亞周邊國家伺機分羹中低端加工訂單的雄心壯志。其中巴基斯坦業者顯得尤為低調。巴紡織業者稱,孟加拉國、越南、柬埔寨和斯里蘭卡等國成為全球紡織業再分工的受益者,而巴基斯坦卻被排除在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上述國家享有發達國家的出口零關稅優惠。
歐盟決議發布后,巴基斯坦業內人士拍手叫好,并認為獲得普惠制加地位后,巴基斯坦紡織服裝業整體出口有望增加近7億美元~10億美元,在巴基斯坦創造大約100萬個新的就業機會,促進紡織行業發展,并改善國家經濟。
紡織業是巴基斯坦出口的支柱產業,占其出口總額的55%,并提供了39%的工業就業崗位。過去20年來,巴政府很少在基礎施設上下大力氣投資,造成基礎設施落后。2008年以來,巴基斯坦經濟增速放緩,用于基礎設施領域建設的公共領域發展項目資金嚴重不足,對外國援助和貸款的依賴度較高,一些規劃中的基建項目開工和建設進度滯后。因此,近年來也鮮有聽聞國際紡織商在巴投資。盡管巴近幾年經濟出現增長,但相對其他國家其絕對額較小,經濟運行并不穩固并隱含一定變數。此外,由于勞動力技能不夠嫻熟,勞動生產率較低,對外競爭力降低,對該國紡織業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尤其應引起注意的是,巴基斯坦天然氣、電力和水資源比較缺乏。近幾年,旁遮普省的紡織工廠的天然氣供應急劇削減,從2008年的302天削減到了2013年的114天。在一些工廠里,停電也是家常便飯,相當一部分紡織企業都自己用燃氣或燃油發電,大大增加了成本負擔。受制于能源趨緊,工廠即便能獲得大批量的訂單,但是產能卻無法正常釋放,最后有可能導致交期延長,影響企業信譽。
相比于其他東南亞國家,巴基斯坦紡織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原料優勢,在歐盟普惠制加待遇的推動下,如果巴紡織企業能尋求到穩定的能源供應方案,并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或許紡織業出口的春天能早日到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