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保護本土產業 擬禁止進口外國服裝及原料
據歐睿信息咨詢公司統計,2012年俄羅斯服裝市場銷售額為2.14萬億盧布(約668億美元)。其中,女裝市場份額占42%,男裝19%,運動類11%,內衣和童裝各占6%,服裝飾品3%,其他類占14%。在俄羅斯開設121家分店的西班牙MANGO公司預計,俄羅斯女裝和男裝市場很快將飽和,學生服裝將成為新的增長點。但近日,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日前提出一項議案,其內容是建議該國政府機關停止采購國外服裝以及相關紡織原料。
從俄羅斯媒體1月8日的報道中獲悉,俄羅斯紡織和輕工業企業家聯合會(Souzlegprom)表示,針對有關停止采購部分國外服裝及原料的議案的討論,已經進行了兩周。如果該禁令實施,主要將限制俄羅斯政府機關及國防部門對紡織品服裝的采購地選擇。
根據該議案,俄羅斯擬禁止國家機關及國防部門購買外國生產的羊毛衫、皮衣、戶外服裝、皮草、包、鞋、橡膠制品等。禁令同樣也適用于生產面料的纖維制品。與此同時,禁令不涉及產自白俄羅斯以及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不生產的產品。比如棉花,可以從其他國家采購。此外,當一種原料在俄羅斯國內生產數量不足時,可以進口。
以上措施是俄加入世貿組織后,政府為支持本國輕工行業發展采取的重要措施,也可促進提高政府采購有關產品的數量。Souzlegprom表示,俄羅斯政府部門在紡織服裝方面的國產采購率從2011年的30%增加到2012年的70%。預計2013年這一比例將達85%。“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到2016年,所有用于服裝生產的材料將只在俄羅斯采購。”該機構發言人表示。
據統計,2012年俄羅斯紡織品和輕工產品銷售額為2.8萬億盧布,其中只有6.89億盧布的產品是本土生產,其余1.108萬億盧布的產品都是從其他國家進口。在原料方面,俄羅斯幾乎所有的紡織用棉都要依賴進口,大約85%的羊毛依賴于進口,1/3的化纖需求依賴于進口。
入世以后,俄羅斯的關稅減讓等措施還是會給中國的鞋帽、服裝等輕工業行業帶來利好。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俄羅斯的服裝市場正在發生改變。在中國企業由于各種各樣原因無法塑造品牌的同時,一些俄羅斯本土品牌看到了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正在迅速崛起。專業人士認為,中國企業應該進一步熟悉俄羅斯市場,重視建立本土化的管理團隊,投資在俄羅斯加工半成品,只有這樣才能走出沒有品牌的窘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