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用紡織品走向環保仍需技術和法規保障
染整工藝是生產生態型產業用紡織品的關鍵工序。在產業用產品染整加工過程中,涉及有害物質主要包括可溶性金屬鹽、甲醛、五氯苯酚、致癌染料等。因此,生態化的非織造布染整是未來產業用紡織品生產中一個很重要的研究方向,也是確保產業用紡織品生產和使用安全性的必然選擇。
很難像禁用染料一樣禁用助劑
包括德國在內的歐盟成員國正在討論關于部分助劑的禁用問題,但是至今還沒有像禁用染料一樣提出禁用染整助劑的品種,這主要是由于染整助劑的分子結構和復配成分的不透明性,增加了禁用助劑的難度。
以奧地利、德國、瑞士等歐洲國家的13個研究機構組成的國際生態紡織品研究和檢驗協會一直致力于生態產業用產品的發展。協會相關負責人Gavin表示,生態產業用紡織產品的目標是在使用時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對紡織品上的有害物質進行合理限定并建立相應的品質監控體系,例如對于部分染整助劑的禁用以及“綠色助劑”概念的進一步落實。
目前,包括德國在內的歐盟成員國正在討論關于部分助劑的禁用問題,但是至今還沒有像禁用染料一樣提出禁用染整助劑的品種,這主要是由于染整助劑的分子結構和復配成分的不透明性,增加了禁用助劑的難度。盡管目前有些項目有明確的界限,如Oeko-Tex Standard 100所規定的生態產業用紡織品技術標注,但是大部分項目并沒有明確的標準,只能參照一些其他國家的規定和做法,相對比較模糊。
在商品流通領域,產業用紡織品的某些標準是用品質標簽來體現的。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產業用紡織品標簽生態學和毒理學方面必將會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生物可降解分散劑降低甲醛污染
一種名為耐酸黃的甲醛縮聚物類的生物可降解分散劑,不受甲醛限制的影響,其生物降解性很強,大約有70%~75%的部分可實現生物降解,這將會給生態環境保護帶來積極的正面影響。
以甲醛味交聯劑整理后的非織造布產品,在使用過程中部分未交聯的或水解產生的游離甲醛會釋放出來,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雖然說目前各國的法規或標準均對產品的游離甲醛含量作了嚴格的限制,例如接觸皮膚的服裝與紡織品的甲醛含量不能超過75mg/kg,不直接接觸皮膚的服裝與紡織品以及裝飾用產業用紡織品的游離甲醛含量不能超過300mg/kg,但是效果仍然不理想。
甲醛作為反應劑旨在提高染整助劑在非織物上的耐久性,但染整助劑的游離甲醛和釋放甲醛造成非織造布上含有超量的甲醛,致使布上甲醛含量有可能超過有關規定的限定值。
一家與國際生態紡織品研究和檢驗協會共同合作的美國公司宣布,公司正在研究一種名為耐酸黃的甲醛縮聚物類的生物可降解分散劑。這類分散物如NNO、MF等產品中也含有少量的游離甲醛,但是它的分子結構并不像N-羥甲基那樣屬于活潑的半縮醛形式,不存在可逆反應,合成時也不需要過量甲醛維持反應平衡,而且C-C鍵鍵能大,很難水解釋放出甲醛。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類分散劑不受甲醛限制的影響,并且其生物降解性很強,大約有70%~75%的部分可實現生物降解,這將會給生態環境保護帶來積極的正面影響。
修訂標準加強重金屬監控范圍
在2013年重新修訂過程中,除了Oeko-Tex Standard 100中規定的10種重金屬及離子外,還將對兒童玩具、日常消費品和新型包裝材料等進行重新定位,并且將鋇和硒也列入監控范圍。
對于產業用紡織品,尤其是在非織造布加工過程中所使用的化學藥品和助劑等對紡織品的生態環境有一定影響。因此對產業用紡織品,特別是防護類產品加工過程中的有害金屬必須要進行限量控制。
在2000年修訂Oeko-Tex Standard 100中規定,重金屬的測定可根據測試條件和規定分別采用ICP、AAS或UV-VIS等儀器進行測試。然而在2013年重新修訂過程中,國際生態紡織品研究和檢驗協會的相關負責人Gavin表示,除了Oeko-Tex Standard 100中規定的10種重金屬及離子外,還將對兒童玩具、日常消費品和新型包裝材料等進行重新定位,并且將鋇和硒也列入監控范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