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棉格局悄然變化 印度棉花進口有潛力
在國內外棉花價差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對國內紡紗企業來說,能用上進口棉花就意味著生產成本大大降低,市場競爭力相應增強,企業的日子也會更好過。國內收儲、內外價差等因素導致紡企用棉結構不斷調整,外棉使用比例不斷提高。2012年中國進口棉總量達到513.7萬噸,同比增52.7%,創歷史新高。
同時,與往年進口棉花配額主要集中在少數大企業手中不同,今年由于國儲棉拍賣實現搭送進口棉花配額的政策,一些過去很難拿到配額的紡紗企業獲得外棉采購權,導致進口棉市場呈現多元化趨勢。
在棉花進口收到高度管控,配額下發量減而分散性趨增的情勢下 ,中國棉花進口市場這塊蛋糕是否會重新劃分?紡企用棉結構應如何調整?
8月1~2日,由浙江華瑞信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棉紡織信息網)主辦,百德瑞斯貿易有限公司協辦,印度嘉旺實業有限公司特別贊助,并得到了印度DML集團支持的2013進口棉貿易洽談峰會在浙江杭州蕭山舉行,本次會議吸引了近700人的到場參與,會場內外盛況空前,場面火爆。
此次峰會搭建了國外棉商與用棉企業交易對接的平臺。參會者普遍認為,在進口棉花受相關政策限制的情況下,用棉企業應從自身需求出發,優選全球資源,具體操作上應以穩為主,管控好風險。
進口棉格局悄然變化
據海關統計,2013年6月我國進口棉花26.98萬噸,較上月減少7.6萬噸,降幅22%;同比下降43.3%。2012年度前10個月累計進口378.2萬噸,同比減少20%;2013年上半年累計進口241.2萬噸,同比減少21%。
回顧近幾年我國進口棉花情況,2011/2012年度進口棉花達到540萬噸,為歷年最高。2012/2013年度棉花進口數量雖然較上年度少,但仍處于高位。近兩年棉花進口數量增長的主要原因就是國內棉價大大高于國際棉價。相關分析表明(對比M到港價和CNcotton B),2009年7月~2010年11月,內外棉價差基本在0~3000元/噸;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內外棉價差維持在負價差水平(即外高內低);2011年11月開始內外棉價差由負轉正,價差逐步擴大,最高超過5000元/噸。今年3月內外棉價差一度縮小到2800元/噸,但近期又擴大到4500元/噸左右。在國內外棉花價差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對國內紡紗企業來說,能用上進口棉花就意味著生產成本大大降低,市場競爭力相應增強,企業的日子也會更好過。但進口棉花受配額限制,企業要用進口棉花并不容易。
中國棉紡織信息網信息經理郭維樂分析認為,目前國內紡紗企業用棉以國儲棉為主,進口棉為輔,但高等級棉花相對依賴外棉。
由于宏觀經濟環境總體依然偏弱,紡織市場需求較為低迷,企業成品庫存增加,資金壓力加大,國內低等級紗線價格持續走弱,高端產品價格相對堅挺,近一時期棉花進口以澳大利亞等國高等級棉為主,平均價格繼續上漲,而進口量自3月以來持續回落。
從進口棉來源國來看,美棉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出現萎縮。按進口棉數量占比來看,美棉份額從2009年的41%下降到2012年的28.5%。而印度棉份額在2011年超越美棉。今年1~5月印度棉進口量也略高于美棉。近期,隨著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和巴西新棉上市,這兩個國家的棉花進口快速增長。今年6月,澳大利亞和巴西棉花進口環比增幅都在1倍以上。
印度棉花進口有潛力
在此次峰會上,印度棉花成為關注的一個熱點。郭維樂認為,2013/2014年度印度棉花產量將達歷史最高,出口量將有較大的增長,同時也將對全球棉花價格產生影響。
據百德瑞思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繼云介紹,近年來,印度棉花種植面積延續穩定增長的趨勢,從2002/2003年的766.7萬公頃發展到2011/2012年的超過1219.1萬公頃。下一年度預期種植面積在1300萬~1400公頃,種植面積增長近10%,預期棉產量將大增。同時印度棉花單產也增長迅速,目前單產在480~500公斤/公頃。印度棉花種植面積保持增長,與其政府對農民提供的最低限度支持價格有莫大關系。印度農業和紡織部的扶持和發展計劃同時促進了棉花的大量出口。印度貨幣的大幅貶值增加了印度棉花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近幾年,印度棉花在中國以其低廉的價格、優良的品質而日益受到歡迎,進口量也逐年上升。印度棉在中國進口棉市場的占有率從1%增長到35%。大量低廉的印度棉進入中國后,經過幾年磨合,中國紡紗廠逐步了解了印度棉的品質和特征,掌握了使用方法,印度棉可紡性強的優勢凸顯。
張繼云認為,隨著棉花產量的增加,印度國內紡企的發展以及中國對進口紗的需求使印度國內棉花消費也繼續增長,2013/2014年度,印度將保持棉花消費需求增長態勢,且棉價堅挺并繼續走高。印度國內市場棉花價格正成為左右國際棉價的因素之一。
未來走勢關注政策變化
未來國際棉花市場走勢是用棉企業必須關注的。郭維樂認為,從國內、國際兩個方面來分析,全球棉花供大于求的形勢仍舊嚴峻,期末庫存水平繼續攀升,全年單邊牛市熊市將難現,出現階段性漲跌整體呈現振蕩格局的概率更大,且漲跌幅度相對有限。
河南同舟棉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紅雨從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供求關系的變化,中國市場及國外市場的變化以及政策調控的影響等多個角度分析了2013/2014年度棉花市場發展趨勢。他認為,棉花消費在近一兩年內難有大的起色。未來一年棉價將以弱為主,沒有趨勢性行情,只有短期的波動。建議大家重點關注政策變化,把握好階段性波動是能否贏利的關鍵。
華芳集團副總裁肖景堯分享了企業進口棉采購的一些經驗。他認為,進口棉花的優點是重量足,買賣簡單,價格更有優勢。各國棉花各有特點,如美棉無三絲,但使用中需注意棉結和短絨指標,印度棉可紡性強但雜質較多,巴西棉短絨較多。
對于企業進口棉操作策略,肖景堯認為應根據不同市場形勢采用不同的策略。在價格上升期,應鎖定價格,鎖定期貨最快最省錢,鎖定實物占用資金量大,風險較高。在價格下跌期,應適度選擇期貨對沖,進行套期保值。在價格平穩期,應穩定生產品種、降低庫存,提高物流速度。他認為,在拋儲時代,市場缺乏流動性,國內期貨幾乎失去功能。今年發放的一般貿易配額少,進口難度大。此時應注意利用加工貿易配額。同時進口棉選擇上應從自身生產需求出發,定位進口棉品種,注意保持自己的特色品牌優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