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企業走出國門 在美設立紡織工廠
由位于浙江省蕭山的省棉紡龍頭企業科爾集團有限公司和浙江航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科爾美國公司,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開設了海外工廠,投資總額為2.18億美元。記者從科爾集團了解到,第一期工程已在2月11日破土動工,預計今年10月投產。
浙江省棉紡織工業協會秘書長劉愛華稱,科爾集團是浙江省第一家直接對外投資的棉紡織企業,這也是中國紡織企業在美設立的第一家制造工廠。
該集團辦公室主任黃國剛介紹,位于美國的工廠總用地面積將達到820畝,總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建筑面積為4萬平方米。整個項目將形成100臺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氣流紡機,年產15萬噸紗線。其中一期配套52臺氣流紡機、6套清鋼聯等生產設備,投產后年生產規模達到7萬噸氣流紡紗。
黃國剛表示,對外投資辦廠主要是因為受到環境壓力以及原材料價格的原因。一來,國內棉價大幅高于國際棉價,差價約5000元/噸,盡管美國勞動力成本比國內高很多,但棉花成本可以大幅下降;二者,國內棉紗產業勞動力成本正逐年升高;三是國內能源成本大,每度電成本0.7元,美國只有國內價格的一半;四是棉花進口配額、棉紡織行業的稅收政策以及近年來對企業節能降耗的要求等,也促使企業走出去發展。
黃國剛告訴記者,去年以來,外部環境對企業的制約越來越為明顯,公司一直在尋找對策。2年前,公司就分別在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美國等國家考察。最后經過實際調研論證認為:美國是世界第三大產棉國和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國;南卡羅來納州是紡織大州,聚集了全美主要的紡織企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集聚;美國主張發展制造業的聲音也越來越大,對中國企業持歡迎態度。
科爾集團將從公司本部選派十幾名管理人員到美國公司擔任高層管理,并對當地勞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至于銷路,黃國剛說:“一部分產品運往國內供應國內的市場需求,一部分就地或者周邊區域銷售。”黃國剛坦言:“由于投資巨大,預計當年贏利的可能性不大,但5年之內,企業在美國的投資將獲得不錯的收益。”
我區是浙江石化、紡織等制造業的重要生產基地。近年來,蕭山區不少行業龍頭企業開始對外投資。去年蕭山報經國家和省商務部門核準的境外投資企業17家,增資4家。中方協議境外投資總額達到20.1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近8倍,當年新批境外投資總額位居全國縣(市、區)第一。向境外投資、辦廠甚至成為目前我國制造業的一大趨勢。
浙江省商務研究院院長張漢東在一次采訪中曾提到,科爾集團在美國辦廠的方式,可以給制造業的發展帶來一些啟示,企業到發達地區辦廠這種“走出去”戰略,可以有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在資源、技術、品牌、市場、競爭力等方面壯大和改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