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境內歐洲各大奢侈品牌持續漲價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韓媒稱韓國境內歐洲各大奢侈品牌持續漲價。
如今韓元升值,韓國進口能力增強,許多進口商品變得更便宜了。不過,高檔奢侈品卻不在影響范圍內。雖然近期韓元對歐元快速升值,但是歐洲奢侈品牌的價格依然保持螺旋式的上揚趨勢。

業內專家認為,這些奢侈品牌故意抬高價格,以維護其品牌高大上的形象。這是一種所謂的“聲望定價”策略,價格越高,消費者就會認為其商品越高檔,因此更樂意掏錢買單。這些消費者購買的更是一種要與人拉開距離的尊貴感覺,而不僅僅是商品本身。
《韓國時報》近日報道,香奈兒、古馳、LV以及其他設計師品牌在韓國的價格依然在持續上漲。
這些品牌依然采取高價戰略,認為價格越高,就意味著在韓國消費者心目中它們將成為更高端的品牌。
目前韓元兌歐元的匯率下降到1400個點以下。雖然如此,LV將其手包和錢包的價格上調了7%,而另一法國奢侈時裝品牌愛馬仕將價格上調了5%。香奈兒、菲拉格慕、普拉達的價格漲幅不小于2%。這些品牌表示,生產成本上升導致了零售價格上漲。
自從韓國與歐盟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生效以來,韓國從歐盟進口商品(包括這些奢侈品)的關稅或被完全解除或被大幅度砍削,不過歐洲奢侈品的價格依然保持上升的勢頭。
由韓國消費者機構收集的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的數據顯示,在韓歐自由貿易協定生效之后,LV、古馳、巴寶莉、赫爾梅斯、普拉達等360個高端奢侈品牌的價格從來沒有下降過。
專家稱,高端品牌的價格戰略反映出了知名品牌和韓國消費者的本性。“奢侈品牌市場對價格毫不敏感。消費者樂于為高端品牌帶來的形象效應買單,他們購買的不是商品本身。在這一情況下,生產成本或者匯率根本不是確定它們價格的決定因素”。某咨詢機構的專家如是說。
這些奢侈品牌不會認為降價可以增加它們的營收額,反而采取了一種名為“聲望定價”的戰略。 所謂聲望定價的戰略就是故意抬高商品價格,創在一種高品質、大品牌的印象,讓消費者對這些商品產生良好的感覺。
不過,這一策略不會總是發揮作用。多年以來,韓國人都在購買奢侈品,現在他們購買奢侈品的渠道變得越來越多,既可以從網上直接購買或者也可以從平行進口商的手中購買。
一個不愿意具名的法國奢侈品牌管理人員稱,匯率不會改變他們的價格,因為匯率波動得非常頻繁。 “商品價格由巴黎總部決定,因此我們不會根據匯率的變化而調整價格。”他說。
聲望定價(prestige pricing)屬于心理定價(psychological pricing)的一種,有些名牌商品或著名企業,故意把價格定成整數或高價,限制潛在的買主,并創造一種高品質的印象,成為聲望定價或整數定價。質量不易鑒別的商品最適合采用此法,因為消費者有崇尚名牌的心理,往往以價格來判斷質量。
德國拜耳公司和我國同仁堂的藥品,盡管價格較高,但是仍比一般的低價藥暢銷。保潔公司將海飛絲打入中國市場時,在同類商品中定價最高,結果反而暢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