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月我國進口棉紗增速同比回落
前兩年進口紗的快速增長引人關注,也給國內紡紗企業帶來沖擊和壓力。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4月進口紗增速出現回落。隨著國內外棉花價差縮小,進口紗是否已經不具備優勢?未來進口紗市場將如何發展?6月12日~13日,2014進口紗論壇在杭州舉行。國外棉紗供應商,國內資深進出口貿易專家、企業代表400多人對以上熱點進行深度分析。而同期開展的進口紗展會依然人氣火爆,吸引了上千家采購商的積極參與。與會嘉賓一致認為,目前進口紗市場格局正在轉變,而從長遠來看,進口紗所占市場份額還將擴大。
據統計,1~4月,我國棉紗線進口總量69.5萬噸,增幅7.2%,相對于去年同期51.3%的增幅有明顯放緩。浙江華瑞信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經理鄭圣偉分析認為,我國棉花政策的調整是影響進口紗貿易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新年度取消棉花收儲政策改為直補,國內棉花價格下跌預期明確,國內外棉價差縮小,國內紗價隨之下跌,使進口紗承壓。
從使用情況來看,進口紗品種從單一到全面,使用區域從沿海逐步向中西部延伸。從經營者情況來看,2012年進口棉紗線總量出現69.01%的大幅增長,參與群體在2013年出現激增,由于競爭加劇,利潤被不斷壓縮,經過去年下半年市場的大浪淘沙,已有1/3的經營者被淘汰出局,預計未來一年還會繼續減少。經過優勝劣汰,市場培育了一批較為成熟的進口商和經銷商,越來越重視提升服務質量和對資源進行整合,其經營運作也更趨于理性。再加上我國棉花政策調整等環境因素變化,整體來看,進口紗市場氛圍已從火熱轉為理性。而進口紗經歷了幾波調整之后,從業者不管從經營理念還是操作嫻熟度上,相較前幾年而言,已然“蛻變”成形。
盡管受棉花政策調整、市場整體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未來兩年進口紗增速可能大幅回落,但與會者仍看好進口紗市場的前景。由于國內紡紗企業各項成本增加,產品結構轉向非棉化,全球范圍的資源整合成為大勢所趨,從長遠來看,進口紗仍將占據我國棉紗線市場相當的市場份額。陳勤豐預計,未來5年進口棉紗線還有一倍的增長空間,年進口量可能會達到450萬噸的水平。
2014年人民幣匯率一改慣性升值走勢,在上半年經歷了階段性大幅貶值周期,最大貶值幅度3%,由此給進口紗經營企業帶來了極大的經營風險。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報告認為,人民幣匯率繼續大幅貶值的可能性較小,預計將會“雙向波動,加大幅度,小幅度升值”。
此次論壇上,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秘書長王青翠,印度棉紡織品出口促進委員會Siddhartha Rajagopal、印度TT公司市場部經理Sanjay K.Jain,Sardar公司Sajid Latif Sheikh,Tirupati Yarns公司Dharmendra Goyal,其運貿易有限公司Sajjad Mazahir和烏斯特技術(上海)貿易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汪嘉榮等,分別就中國紡織企業對外投資現狀、印度紡織市場前景、巴基斯坦與中國棉紗貿易前景、紗線質量管理等話題進行交流。此次論壇由浙江華瑞信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棉紡織信息網)主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