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G科技概念店讓顧客感受最佳消費方式
澳洲知名羊皮雪地靴品牌UGG的第一家科技驅動概念店近日在華盛頓開張。所有UGG的產品投放各渠道之前,都將在這家新店內接受測試,同時接受測試的還有這些產品的營銷方式。
該品牌推出了讓顧客試穿新產品并可在4個65英寸高清觸摸屏上顯示各類試穿數據的射頻識別技術(RFID)。這些數據包括產品信息、選配、風格、影音圖像、相關的營銷模式及互補產品。消費者可從高清顯示屏上直接獲得產品的相關零售信息。
品牌母公司Deckers集團全渠道零售總裁Dave Powers說:“全渠道零售不僅是集團未來的口號,同時也是我們的創新文化及零售戰略不可缺失的部分。我們投資了超過5年的時間,讓顧客能夠遵循他們所喜歡的購物渠道進行購物。”
相關鏈接:
早在2011年開始,華人衣工廠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內部競爭已經趨于激烈化,這種競爭一是價格競爭,二是人力資源競爭。
對于價格競爭,你二十、我十五的殺價接單的做法已經老調重彈了,為了能夠接到外包活兒,甚至一些衣工廠華商開始用“賄賂”的方式來強行接單。在一篇曾經引起西班牙社會關注的新聞上,西班牙媒體直接用“華人制衣業出現賄賂競爭”為標題,撰寫了這一現象的發生。
文章寫道:經濟危機以后,西班牙服裝需求量降低,為了拿到更多的工作來維持運作,華人衣工廠一方面頻頻降低接貨單價與同行競爭,一方面開始賄賂具有外包服裝加工權的西班牙廠商人員。輕則請這些廠商人員吃飯、送禮,要么直接發展到從中提成給廠商人員,這種提成力度也隨著競爭逐步提高,從百分之幾一下上漲到百分之十幾甚至幾十,反正只要能夠接到貨,中國制衣工廠業主們想盡辦法討好廠商人員。
如此激烈的惡性競爭,雖然使得華人制衣業內部人怨人憤,但也不得不為了生計而隨大流,因為如果不去這樣做,就無法接到能夠維持生計的工作,就無法繼續維持工廠運轉……而這一做法,也使得當地西班牙人得利的同時,因華人內部的激烈爭斗而對華人形象嗤之以鼻。
除此之外,華人制衣業的人力資源競爭,同樣也是競爭到了幾乎殺紅眼的境地。巴塞羅那華人制衣業近幾年出現了“好工難求”的境地,為了能夠招攬到好的工人,制衣業的工資也是水漲船高。
據一名制衣業華商告訴記者:“以前我們基本上正常的制衣工廠,都是以計件工資為主,做多少拿多少。經濟危機之后,少數工廠為了能夠招到好工人,開始出現保底工資,但今天突然出現一個外地來的華商,不管每月做多少量、不管工人技術好不好,每月的保底工資就是1500歐元。”
在人力資源上的如此競爭,一下子就攬走了大量的制衣工人,使得這家外地華商的衣工廠制衣工人達到九十人之多。而雖然其它衣工廠也紛紛提高價碼,但由于外包工作競爭激烈,利潤偏低,無法達到其優厚的招工條件,因此不僅無法招攬到工人,而且使得整個制衣行業的招工找工風氣受到了影響。
據一名制衣業華商憂心忡忡地告訴記者:“這家制衣廠這種招工形式,一下子把巴塞羅那原先最大的制衣廠的工人拉走了八、九個工人。現在風氣受到很大的影響,制衣工人難找,工人一張口就問制衣工廠‘有沒有保底工資’、‘保底工資能有多少’等等,工資給高了工廠利潤就賺的少,工資給低了沒有工人給你干……加上相互之間的價格競爭激烈等等因素,現在衣工廠越來越不好干了。”
記者手記: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多家華人制衣業業主紛紛對這一行業的未來發展憂心忡忡,甚至連原先與Zara、Mango等世界著名服裝品牌合作的諸如季先生這樣的華人制衣業優秀業主也紛紛提出了轉讓制衣廠、轉作其他行業的念頭。外包工程的逐漸衰退、價格競爭殺紅眼的趨勢以及人力資源上的明爭暗斗,使得華人制衣業在惡性循環之中越陷越深,未來的出路伸手不見五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