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消費者境外代購奢侈品 “去logo化”為設計趨勢
全球著名咨詢公司貝恩最新發布了《2014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指出,2014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較2013年下降了1%。報告指出,今年在華奢侈品牌只有通過適應新市場條件和客戶期望,才能加快自身發展速度。而連日來,記者走訪廣州各大奢侈品牌專柜了解到,2015年春夏新品不約而同地隱去讓人癡迷的經典圖標,“去logo化”一夜成潮。
貝恩報告顯示,2014年奢侈品海外代購市場規模約為550~750億元人民幣,市場總額約占中國內地門店銷售的50%,其中70%的消費者通過代購渠道購買過奢侈品。
據悉,2014年中國國內奢侈品市場消費下跌主要有腕表、男士服裝下跌和箱包增速放緩導致,出境購物占到中國消費者總消費額的55%亦是國內消費下跌的原因之一。此外海外代購消費比例達到15%。而日前法國奢侈品集團LVMH發表年度財報也顯示,其在中國高端腕表市場下滑了20%;還有歷峰集團公布,瑞士第一大鐘表出口市場為中國香港,去年11月出口同比下降13.5%,中國從瑞士第三大鐘表市場下滑到第九位。而法國奢侈品集團開云集團2014年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務簡報也顯示,集團利潤核心品牌Gucci,其銷售同比下跌1.9%;此外,Prada去年前3季度報告顯示的營業額下滑0.9%。
除了業績下滑,過去在布滿logo的大牌習慣也逐漸淡去。在去年春夏巴黎時裝周,路易威登創意總監Marc Jacobs宣布:“LV的交織字母和方格帆布系列今后將不會出現在T臺上;Gucci、Burberry等奢侈品牌也紛紛宣布在logo上的進行改革。
為此,記者走訪廣州太古匯各大奢侈品牌店發現,不管是皮具、服裝、配飾等奢侈品大多數產品都越來越簡單低調。“現店里的新款都是越做越低調,logo設計都十分簡單大氣。”某奢侈品店員透露。
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認為,奢侈品牌“去logo化”早在2012年就已開始,與消費者消費升級,并且消費心理、行為逐漸成熟有關。現奢侈品購買年輕化,80、90后等年輕人消費能力提高,這一塊市場潛力巨大,年輕人更重視在產品體驗和設計上的創新,不再對過去大牌logo狂熱追求,未來市場這一方面也會日益凸顯。
第一商業網總裁黃華軍也表示,在中國越多越多的人對奢侈品消費品位上升;其次由于中國政策中公款的消費也逐漸減少,加上現經濟環境下,財富縮水等原因,奢侈品在中國購買下降。所以如今許多消費者已經從以前對Logo的熱愛,轉移到低調、獨特性和高品質性上,特別是現在年輕的一代對奢侈品還是很崇尚,也有自己的認識和選擇。不過,對奢侈品的認識應更加務實和理性,可傳播品牌的文化,但不可過度借以炫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