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漲價潮讓“高貴冷艷”
這不是在超市搶購特價雞蛋,這是在搶購動輒上萬到數十萬不等的奢侈品。
朋友們,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確實,疫情之后,奢侈品市場的“冰火兩重天”,刺激著每個人的神經。
一方面,是奢侈品在國外的慘淡經營;另一方面,是奢侈品在國內的頻頻被“爆買”。一方面,是奢侈品開啟強勢漲價;另一方面,是國內消費者“越漲越買”的“無所畏懼”。
近日,國內奢侈品市場迎來又一輪爆買潮,與疫情后普通百姓爭相存錢理財形成鮮明對比。
到底是誰在買?爆買奢侈品的錢又是從哪兒來的?
奢侈品漲價潮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高貴冷艷”的奢侈品巨頭們陡然“跌倒”。
貝恩咨詢預計,今年全球奢侈品市場規模將縮水20%到35%。隨著上半年業績出爐,一線高端奢侈品品牌無一例外全部“淪陷”。
上半年,LVMH銷售額下降至183.93億歐元,降幅達到28%,營業利潤大跌68%至16.71億歐元,而凈利潤僅為5.22億歐元,同比暴跌84%。
上半年,奢侈品頭部企業開云(Kering)集團總營收同比下降29.6%,為53.78億歐元;營業利潤暴跌57.7%至9.52億歐元;凈利潤則大跌53%至2.73億歐元。其中,被譽為“撐起開云一片天”的核心品牌Gucci,上半年銷售額大跌33.5%至30.72億歐元,營業利潤幾乎被腰斬至9.29億歐元。
LVMH首席財務官表示:“我們從未見過如此徹底的、一邊倒的消極負面情況。”分析師則表示,這是現代奢侈品行業有史以來經歷的最嚴重的收縮情況。
為了拯救跌入低谷的業績,全球奢侈品不約而同選擇開啟應急模式:漲價。
對于這一應急機制,眾說紛紜。
分析師表示,盡管在全球性危機期間實行漲價策略,看似違背邏輯,但實則是奢侈品牌維持業績的應急機制。短期看來,漲價能夠刺激消費者在漲價前下單購物,增加品牌現金流;長遠來說可以提升利潤,彌補品牌在疫情期間的收入損失。
另外,一個不太為外界知曉的事實是:奢侈品其實一直在漲價,而且每年的漲幅都不低。有媒體做了數據統計,以香奈兒品牌下一款名為“2.55”的手袋(中號)為例,從最近10年的數據來看,這款手袋平均每年的漲幅達到9.1%。
LV前CEO在《奢侈品管理》對“奢侈品”這一概念的理解,堪稱業界典范:“奢侈品是一種掙得的物品。得到的阻力越大(不管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人們想要得到的欲望就越強。”而漲價,正是阻力的一種,因此,對于真正的一線奢侈品而言,漲價永遠是保持業績的不二法寶。
話雖如此,仍有不少人表示“不看好”。
2020年年初,全球奢侈品開啟一輪漲價潮,以中國市場為例,消費者普遍反映“你漲你的,反正我不買”。同一時間,占據輿論主流地位的觀點是“存錢和理財”,持續創新高的銀行存款等數據似乎不斷印證著這一主流觀點。
然而,時間推移,風云變幻,事情發展陡然出現變數!
本以為“漲價”已經是奢侈品極限,沒想到,更極限的現象出現了:不斷漲價。
2020年,LV進行了兩次提價,5月的漲價更是涉及全線產品,部分熱門款價格漲幅超10%;
2020年,Gucci手袋在意大利、英國和中國的價格平均上漲了5%至9%。
近日,奢侈品再次傳出漲價傳聞。蒂芙尼店員表示,如果調價,基本在8%左右。
這還有人買?
還真有!
而且,買的人越來越多!
近日,全國各地涌現的“排長隊爆買奢侈品”的現象,成為消費市場上的一針強心劑。
位于北京朝陽的SKP商場,工作日前來買奢侈品的消費者也絡繹不絕,在客流量較大的門店要排15分鐘以上才能入店。
8月27日,上海IFC的LV等專柜門前,人流排起了長隊,前來購買的消費者絡繹不絕。上海某寶格麗專賣店的銷售表示,銷售量有明顯上升。
8月28日,在深圳市羅湖區的萬象城二期,盡管是工作日的晚上,LV等門店門口也都排起了等待買奢侈品的人流長隊。一位在排隊的消費者表示,今年他已經來過了四次,每次都需要排長隊,這次來排隊買奢侈品是因為聽說9月1日奢侈品又要漲價,可能上浮10%,趕緊來囤貨。
“爆買”現象之下,是消費者用真金白銀造就的實打實的靚麗數據。
波士頓咨詢集團發布《時尚與奢侈品行業:疫情后中國市場展望》表示,中國奢侈品行業的復蘇在加速。8月以來,全國多地奢侈品門店外掀起了一波排隊潮。全球疫情之下,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已率先回暖。盡管全球時尚產業2020年的跌幅在29%-37%之間,而中國不僅有可能追平年初的損失,更有可能最高逆勢增長10%。
第一太平戴維斯發布《2020中國奢侈品零售報告》顯示,北京、上海、廣州等六大主要城市的頂級商場客流在2月大幅下滑,較歷史均值下跌約80%,但3月就開始迅速回升至54%。六座商場的客流均值在6月超出歷史均值1%,完成年內的首次突破。
上半年,上海恒隆廣場零售額逆勢大漲17%,整體收入逆勢增長4%至8.6億元,租用率達95%,超過50%為奢侈品牌。以LV上海恒隆店為例,該店8月份銷售額預計1.5億元左右,日均達500萬元,創下了LV在國內單店月銷售額最高紀錄!以往單店月銷售額只在8000萬至9000萬元上下浮動。
真金白銀,嘆為觀止。
那么,這些“爆買”的人是誰?錢是從哪里來的?
買買買!
這問題其實不難。
首當其沖的,就當屬國外“回流”入國內的奢侈品消費大戶。中新網消息,2019年全球奢侈品市場規模約3817億美元,而中國人全球奢侈品消費額達到1527億美元,占全球奢侈品市場比例高達40%。其中,中國境內奢侈品市場消費占全球奢侈品市場的份額僅為12%,奢侈品消費外流嚴重,有69%的奢侈品消費在國外。
疫情之后,情況陡然發生反轉!
7月和8月恰逢暑假,也是奢侈品牌的折扣季,往往是中國消費者出國購買奢侈品的高峰期,但鑒于全球疫情仍在繼續,旅游業陷入停滯,無法出國的中國消費者只能在國內購買。
其次,奢侈品“剛需”消費者具有“不受價格影響”的特征。
目前,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購買力仍然主要集中在千萬以上資產人群,占人口千分之三的400多萬名千萬以上資產凈值的消費者2019年貢獻了62%的奢侈品市場消費額,合計947億美元。他們品牌忠誠度高、價格敏感度低、消費頻次高、客單價高。
換言之,回流后的奢侈品消費,正代表著高端消費成為拉動內需的主要力量之一。
除此之外,國內免稅店的陸續落地、疫情后富裕消費者購物欲的爆發,也成為了國內奢侈品市場爆買的原因。
各大品牌的上半年財報中,中國市場的爆買趨勢已非常明顯。相比歐美市場的風雨蕭條,中國的奢侈品強勁消費力,在全球奢侈品市場上展現了“力挽狂瀾”的一幕!LVMH表示,中國市場的強勢復蘇幫助亞太市場從第一季度的32%跌幅減少至13%;開云方面則表示,獨樹一幟的中國市場不僅抵消了其第一季度關店帶來的負面影響,甚至在今年第二季度還出現6.4%的正增長,帶動亞太市場的跌幅收窄至25%。
由此,中國市場陡然成為了全球奢侈品公司的“最大希望之地”!
我們相信,全球動蕩中,率先穩定疫情、發力經濟建設的中國,一定會有更多磅礴驚喜,成為顛簸中的全球經濟大船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朋友們,您今年買奢侈品了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