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節日,到底該誰做主?
六一兒童節誰最高興?
又是一年兒童節。孩子們興高采烈綻開笑臉,家長們其樂融融快樂掏錢,商家們摩拳擦掌等聽“硬幣響叮咚”。在浩瀚的市場中,兒童和學生身上的商機時刻被商家們苦心挖掘著。最火爆的傳統行業依然火爆,服裝、玩具、公園、圖書等等,傳遞出的強勁彈性,讓人垂涎。觀看動物表演、海邊拾貝殼、體驗親子活動等等,也成了許多家長鐘愛,商家樂于動腦的項目。
“兒童劫”
兒童節,千萬別成了“兒童劫”。看慣了商場琳瑯滿目的兒童商品,讀煩了凡節日就掛出的打折招牌,快樂六一,除了給孩子買套童裝,買個玩具,看場電影,爬次山,旅次游,縱然家長樂意掏錢,但家長和商家們,能不能換點新花樣呢?對家長來說,能不能給孩子買套保險呢?或者給孩子制定一套嚴格的學習和健身計劃?買不起鋼琴,總可以讓孩子學會吹笛子吧?對商家來說,促銷食品、刮刮獎是好,可是通過這些“小恩小惠”來賺錢,也太顯示不出大智慧了吧?“紅心”、“愛心”的旗幟下,是暗藏的利益驅動。
撥開傳統“六一盈利模式”,商家能否開拓點新的商家呢?如針對中學生的文胸并不多,比如在洋快餐當道的大背景下,針對孩子的中式營養快餐卻少得可憐,比如過節了,孩子們玩得地方無非那么固定的幾家……商家少弄些噱頭,多為消費者想想,多設計些有意義有文化含量的少兒禮品,多涉及下有利于兒童身心健康的行業,既賺商機又掙錢,何樂而不為?
除了商家“劫”兒童外,不少家長和學校也參與到了“劫運動”之中。
孩子的節日,到底該誰做
5月28日的《人民日報》報道,成都一名“熱血”小學生六一前給教育局局長寫了封信。因為排練兒童節匯演節目長達三周,最后彩排時卻被淘汰,怒了的小朋友得知“ju長叔叔最管事兒”后,致信教育局長要求不過兒童節。“兒童節”本該是兒童的節日,卻在現實中變成了家長和學校在操控,請問:孩子的節日,到底該誰做主?
兒童節一來,不少學校老師就忙著排練節目,不少匯演都早已讓孩子們身心疲憊,而不少家長呢,也積極地參與了進來,忙著安排時間看匯演,忙著給孩子安排活動,而這一切都忽略了孩子意志,成年人的想法完全綁架了孩子自由的空間,這樣本末倒置的做法并不好,以教師、家長主導的兒童節,只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讓他們變成了木偶。兒童節如何過、怎么過,孩子們應該最有發言權,而不該完全由成年人說了算,兒童應該是主角,家長是配角才更符合這個節日內涵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