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壓力仍是制約行業發展根本 多元發展積極轉型尋出路
上市紡企拉響存貨警報 魯泰A解散服裝子公司
受最近國內經濟下滑及電子商務的影響,作為行業龍頭的上市紡企,也不得不避其鋒芒,主動剝離實體門店,清算自有品牌。
據悉26日晚間,魯泰A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解散全資子公司北京魯豐陽光服飾有限公司,將現有的15家店鋪及相關人員和資產重組進入北京思創服飾有限公司,以規避魯豐陽光連年虧損給公司帶來的更大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關店潮”的愈演愈烈,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加劇了上市紡企的存貨壓力。據記者統計,截至26日晚間,81家上市紡企中已有58家披露2015年中報。其中,黑牡丹、海瀾之家、紅豆股份、孚日股份、魯泰A等11家公司存貨金額逾10億元,減值風險不可小覷。
清算
對于這家2010年設立,并于2012年6月追加500萬元增資的全資子公司魯豐陽光,魯泰A本寄予厚望。然而,其連年虧損的凈利潤以及對后市業績的不樂觀,使得魯泰A不得不在5年后作出了解散決定。
公告顯示,因國內經濟下滑及電子商務的影響,實體店服裝銷售日益困難,魯豐陽光規模小,抗風險能力較弱,連年虧損,公司遂于本月25日召開的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解散清算魯豐陽光的議案。
記者查詢得知,魯豐陽光法人代表為劉石禎,注冊資本1500萬元,住所位于北京朝陽區東三環,主要經營卡瓦文迪品牌男裝,截至今年6月30日共有15家實體店鋪。成立之初,魯豐陽光的業績還差強人意,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1185.66萬元,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2530.84萬元,比2010年提高113.45%;2010、2011年凈利潤分別為21.2萬元、17.64萬元。
這也促使魯泰A在2012年6月7日作出了增資決定,表示為擴大店面及補充流動資金,向現有注冊資本1000萬元的魯豐陽光增資500萬元,使其注冊資本達到1500萬元。“此舉主要是提高魯豐陽光的自有資金比例,補充流動資金,為進一步提高經營業績、保證其健康穩定的發展奠定基礎。”魯泰A表示。
更加“諷刺”的是,彼時魯泰A曾對投資者承諾,魯豐陽光運行正常,經營狀況良好,此番增資不存在風險,也不會對公司造成不利的影響。
然而,話音未落,魯豐陽光的業績便出現虧損。2012年一季度,其資產總額1327.33萬元,營業收入554.73萬元,凈利潤-32.88萬元。截至今年6月30日,魯豐陽光總資產降至827.41萬元,凈資產494.47萬元,未分配利潤-1009.41萬元,2015年1至6月銷售收入399.25萬元,利潤-74.28萬元。由此可見,魯泰A此筆投資損失不小。
嚴峻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紡織企業總體運行平穩,但行業形勢依舊嚴峻,即便是行業龍頭的上市紡企也難以幸免。在已披露中報的58家上市紡企中,業績出現下滑的魯泰A并不是“異類”。據統計,已有20家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眾和股份、嘉麟杰等更是出現較大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紡企的存貨仍是懸在其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根據已披露的中報,已有53家上市紡企存貨過億元,其中黑牡丹、海瀾之家、紅豆股份、孚日股份、魯泰A、星期六、興業科技等11家公司存貨過10億元。黑牡丹則以66.44億元的存貨高居“榜首”,海瀾之家、紅豆股份分別以64.94億元和40.16億元的存貨緊追其后。
魯股孚日股份的存貨也已達到18.71億元,相比其上半年實現的1.58億元凈利潤,可謂金額龐大。魯泰A的存貨同樣達到17.61億元的高值,跌價隱憂不言而喻。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紡織服裝業的存貨增長與需求環境持續低迷有關。“國內經濟在過去若干年持續的高增長使得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及消費觀念都產生了巨大提升,追求精神消費、追求高性價比成為消費趨勢,而互聯網及電商的普及、新商業模式則給予消費者更多的信息及選擇,從而極大擠壓了傳統服裝行業的生存空間、增強了服裝行業的競爭水平。”
轉型
主業的步履維艱,使得多元化成為上市紡企尋求救贖的必由之路。
美邦服飾、朗姿股份、凱撒股份、凱瑞德、嘉欣絲綢等上市公司都開始涉足金融行業。此外,杉杉股份投資鋰電池材料行業,步森股份則對農業概念顯露出興趣。
其中,“互聯網+”也日益為上市紡企所熱衷。例如,朗姿股份提出了“泛時尚生態圈”戰略,連續參股、收購電商APP品牌“明星衣櫥”,與聯眾國際搭建“互聯網+時尚”戰略布局;并于今年6月份在香港成立全資子公司,為境內外市場的投資和垂直時尚品牌的引進做鋪墊。
同時,連日來人民幣的大幅貶值,也為上市紡企帶來了不小希冀。
魯泰A今年中報顯示,主營業務收入構成按地區分類,內銷僅8.99億元,占比約3成,出口比例較大。從其出口業務構成來看,東南亞、歐美等地區業務量較大。人民幣貶值,勢必將推動其出口業務發展。
“業內主要的紡織制造類企業,多數企業出口比例在20%以上,且商品出口基本以美元結算,人民幣貶值,一定程度上將有利于增強出口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海通證券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