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裁剪師傅——服裝行業
注:以下文字為蘇州一位服裝廠老板根據他親身經歷所寫,不僅對服裝行業的各位親很有啟發意義,相信對其他行業的很多人也有借鑒意義~~
(《肖生克的救贖》:堅強的人只能救贖自己,偉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
今天是2016年2月1日。
老王再也不回來了,他今天離開蘇州回老家過年。
我送他到蘇州火車站,一路上看到很多拖著大包小包往火車站趕路的人。我看了一眼后視鏡,車后座的老王正愣愣地望著窗外。
對于一個在蘇州生活了將近20年的人,這樣的離別不是一件輕松的事。
我很想挽留他,可我實在不忍心。他已經在我廠里干了15年,如果我挽留,他肯定會留下的,但他已經59歲了,終究還是要離開蘇州的。蘇州不是他的老家,這里沒有他的兩個兒子,也沒有他的四個孫子。
我送他到了檢票口,只說了一句“老王,到家了給我電話”,然后趕緊轉身離開了。我不希望他看到我濕潤的雙眼,大過年的,應該讓老王高興一點。
這么多年,如果沒有老王,就沒有現在我這么大規模的服裝廠,就沒有我現在開著的奔馳,我的兒子就不可能去蘇州最好的培訓學校學鋼琴。
那是2000年。
我原本在蘇州一所重點高中教語文。2000年春節,我因為厭倦了學校的明爭暗斗憤然辭職。我家附近有一個工業園,里邊有不少服裝廠,看人家賺錢我以為很容易,于是用半輩子積蓄,還借了一部分錢開了一家小服裝廠,打算專門給醫院做一些無紡布產品。
老王是我招到的第一個工人,也是整個2000年我招到的唯一一個工人,因為我開的工資比周圍的服裝廠都要低,沒有人愿意來,除了老王,他當時已經在服裝廠干了好幾年裁剪師傅了。
(后來我問他當時為什么愿意進我的廠,他說,因為你當時什么都不懂,但是有一股沖勁兒,就像我當年剛到蘇州的樣子)
剛開始很艱難,業務少得可憐,全靠親戚朋友介紹,我自己就到處跑業務,江浙滬一帶的醫院、診所,我不知道跑過多少次,有一次陪一個客戶喝了一斤多白酒,差點死了,躺在醫院打了兩天點滴。我一個人在外邊跑的時候,老王一個人在廠里沒日沒夜地干活,服裝廠的事,他什么都會做,大小事情都是他一個人做的,他自己實在做不了的,他就喊幾個老鄉來免費幫忙……我只要給他一個電話,老王就會把客戶要的準備妥當,保質保量。
老王完全把廠里的事情當成了他自己的事情在做。(我現在想起來,我這輩子能遇到老王這個人,肯定是上輩子做過不少好事修來的福)
在老王的幫助下,工廠才漸漸站穩了腳跟,也有了穩定的客戶。
我后來發現他對服裝裁剪很有一套,他的手藝是整個園區最好的,周圍很多服裝廠的裁剪師傅經常跑來向老王討教,有些是他的老鄉,有些是他的徒弟。
但讓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他的技術。03年(那時候,廠里的工人已經有30多個了)我有一批貨款收不回來,連續半年發不起工錢,工人走光了,老王是唯一留下的人。以他的經驗和技術,園區里的服裝廠,他隨便進,掙的錢肯定比我這里多。
文化人。
老王是個文化人。他寫得一手好毛筆字,二胡拉得非常好,談吐文明,時不時蹦幾個文言詞,根本不像一個種地的人,后來才得知他年輕的時候做過村支書。
也許是因為有過“從政經歷”,他喜歡看時政新聞,很關心國家大事。剛開始我還以為他只不過在打發時間。
08年金融危機,園區好幾個服裝廠老板跑路了,但是我的廠運轉良好,這要歸功于老王。他很早就跟我說,你看人家老干媽,不上市,也不缺錢,為什么呢,因為她堅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我當時覺得他說的對,就用了老干媽的辦法,雖然有點慢,但是穩扎穩打,收到的都是現金而不是欠條,我再根據手中的錢,適度擴大規模,所以08年的金融危機對我沖擊很小。
又有一次,他跟我說,你別看現在搞計劃生育,過幾年就會獎勵生育。(2015年年底,看到新聞上說國家鼓勵生育二胎,我就很佩服他的先見之明了。)
前幾年,老王跟我說過好幾次,你看人家德國,不管什么工廠,里邊都是自動化的機器,工人主要是用來管機器的,太依靠工人的廠子將來會被淘汰的。在他的建議下,我買了一臺上海和鷹的鋪布機“試水”,效果比預期的要好很多。后來,廠子的規模擴大,原來租的廠房太小了,我就在園區租了一個更大的廠房,但是工人越來越難招,流動性又大。老王就跟我說,我們國家老齡化問題很嚴重,年輕人不夠用,再過幾年,更難招人了,提早做準備才是長遠之計。于是我讓他跑到上海的和鷹總部去考察他們的裁剪機。他回來說和鷹的裁剪機可以。
做了近二十年裁剪師傅的老王說可以,那就是可以了。和鷹的裁剪機安裝到廠里后運轉良好,加上原先買的鋪布機,配套使用,省了不少工人,效率也比原來高了好幾倍。兩臺機器擺在廠房里,給我漲臉不少,老王又讓我邀請不少客戶到廠里參觀。這招效果真不錯,一些客戶見我的廠裝備這么“精良”,全是和鷹的智能化設備,對我的信心大增。訂單量增長不少。也有人把我介紹給別人。
哎,要說老王,他還真不是一個普通的裁剪師傅。看到老王,我總能想起若干年以前看過的一部電影中的臺詞:堅強的人只能救贖自己,偉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
再見了,老王。
正當我的服裝廠從“小作坊”完全步入“全自動”的時候,老王卻要“告老還鄉”了。我不知道是應該替他高興,還是替我自己悲傷。這一刻本來是他幾年之前就已經跟我說好的,我早就明白老王必定會在未來的某個春節回老家,再也不回蘇州了,但是我沒有想到,或者根本就不愿意想到,這一天居然是2016年的春節,也就是今天,2016年2月1日。我很希望離別的這一刻能夠晚一點、再晚一點到來。
我記得以前他總說,等你的廠不需要我的時候,我就回四川養老了。雖然,我的廠現在裝備精良,以前由老王那樣經驗豐富的裁剪師傅親自操刀才能完成的事情,現在只需要按一下按鈕就可以完成了,可是老王在我心目中絕非僅僅是一個裁剪師傅……
我記得他曾經多次跟我提起過回老家之后的生活,說的最多的就是送孫子們上學。他還跟我說過很多四川農村的生活。可惜我沒去過四川。(我一定會去看看他說過的他們村口的小溪,半山腰的水井,還有常常跑到菜地里偷嘴的松鼠)
我不想老王離開,并不是因為他的手藝,他的手藝再好,也好不過全自動的裁剪機;也不僅僅因為他可靠。老王對我來說,不是一個普通的裁剪師傅,而是一個很獨特的人,是一個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地方都能閃光發亮的人,能改變別人甚至拯救別人的人,至少,他已經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
再見了,老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