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棉花供應依然寬松 棉價差維持倒掛
2月份USDA月度供需報告顯示,全球產量微降3.7萬噸至22207.4萬噸,其中印度下調4.4萬噸至605.3萬噸,但依舊保持全球第一產棉國地位不動搖;消費量下調29.2萬噸至2443.78萬噸,下調幅度較大,其中中國、印度消費分別下調10.9萬噸,期末庫存增加26.6萬噸至2266.1萬噸。
此外,中國的產量和期末庫存維持1月份預測,消費下調10.9萬噸、進口量下調10.9萬噸,進口調減全部來自于消費的下降;巴基斯坦、印度等國進口量分別下調8.7/2.2萬噸,美國、印度、巴西分別下調出口10.9、2.2和2.2萬噸,均有不同幅度下調,其余各國各項目沒有明顯變動,新年度全球棉花供應依然是寬松的。
我國棉花1月進口大幅減少6.52萬噸為9.6萬噸,減少約40.44%,年度累計進口46.2萬噸,同比減少26.11萬噸,此外目前印度32s進口紗線19415元,國產32s月度指數為19185元,近期進口紗線一直處于虧損,紗線進口量下降也是理所當然,1月進口紗線同比下降25.85%,為16.15萬噸,年度累計進口棉紗89.93萬噸,同比下降3.85%。
2014年棉花結束臨時收儲改格直補,棉價重回市場化定價,這兩年行情有一定可比性,有相似也有不同。今年春節放假7-15天以上比例增加,15天以上也不在少數,“提前放假、延緩開工”現象較為普遍。其次,交售情況較去年進度較快,多半由于政策明確,惜售情況也較去年大幅減少。
此外,這兩年每年春節前紡織企業普遍降低庫存,去年春節過后紡企加大采購力度,進而引發現貨短時間上漲300-500元不等,期貨也跟隨出現補漲行情,而今年紡企大多一直觀望,現貨沒有出現集中補庫現象,均保持隨用隨買。
據了解,國內現貨皮棉從1月初開始下跌,一直持續到春節前,最近暫時維穩,元宵節過后皮棉報價和紡企開工有所增加,紡企采購量未見明顯上升,依舊維持低庫存,山東收購價維持節前2.98元每斤,量很少,幾乎沒有成交,紗線維持節前報價,產國32s報價19200元,而化纖、粘膠卻較節前分別上漲100-320元不等,價格分別報6360元、13100元,粘-棉價差達850,維持倒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