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蒙古國仍為主要貿易伙伴
呼和浩特海關17日發布統計數據,2016年1-2月內蒙古自治區外貿進出口總值為116.8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下降超10%。其中,出口53.6億元,進口63.2億元,貿易逆差近10億元。
內蒙古地處中國北疆,毗鄰俄羅斯和蒙古國,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也是中國與俄蒙“互動”的前沿陣地,境內的中蒙最大陸路口岸二連浩特和中俄最大陸路口岸滿洲里承載著歐亞大陸間重要的貨運任務。
呼和浩特海關提供數據顯示,2016年1-2月內蒙古外貿進出口總值為116.8億元,下降11.4%;其中,出口53.6億元,略有增長,進口63.2億元,下降超兩成。
數據顯示,俄羅斯和蒙古國仍為主要貿易伙伴,其中對俄羅斯進出口增長6.8%,對蒙古國進出口下降23.3%,兩國貿易總值共占同期內蒙古外貿總值的近一半。
相關鏈接:
記者17日從商務部網站獲悉,商務部今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我國外貿新的增長動能正在積聚,預計3月份以后我國外貿降幅將呈逐步收窄走勢,外貿回穩向好是有可能的。
沈丹陽指出,據海關統計,今年前2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這反映出2016年國際市場需求依然十分疲弱,外貿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需要說明的是,2015年前兩個月基數較高,1月出口1998.9億美元,月度出口額為全年第三高;2月出口同比增長48.2%,月度增速為全年最高,加上春節因素影響,使得今年前2個月的數據有許多不可比因素,并不能全面反映全年外貿走勢。盡管形勢嚴峻復雜,但做好今年外貿工作也面臨許多有利條件,我們仍然有信心也有決心,努力完成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各項外貿任務,推動外貿回穩向好,為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沈丹陽說,從最近我們對全國20個省市調研情況看,企業普遍反映2016年的外貿形勢總體上確實比2015年更加復雜嚴峻,2015年存在的困難沒有絲毫減少,甚至有加重的趨勢。
從國際情況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權威機構普遍下調2016年全球經濟增速至6年來最低;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跌至349點,是歷史最低水平。國際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價格持續下跌,仍在低位徘徊,部分地區局勢動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摩擦增多。我們也注意到,最近已公布今年外貿數據的全球30個主要經濟體出口均不同程度出現大幅下降,其中出口降幅為2位數以上的主要經濟體有10多個,比如美國下降10.7%、日本下降12.9%、韓國下降18.8%、加拿大下降12.4%、巴西下降17.9%、印度下降13.6%、臺灣下降13%。
從國內情況看,企業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外貿傳統競爭優勢弱化,固定資產投資持續放緩,進口需求下降,特別是產業和訂單向外轉移還在加快,加工貿易出口已經連續12個月下降,超過國際金融危機時水平。這些預示著外貿的困難不是短期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