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輕紡行業真正的難題在于互聯網+轉型
據5月10日印度經濟時報稱,在考慮了印度的其他幾個邦后,富士康有意在馬哈拉施特拉邦買下1200公頃土地,將投資100億美元建新的制造廠全用于生產iPhone。
這將是手機制造業的標志性大事件,可能意味著中國的制造低成本的優勢逐漸失去!
而在紡織行業上,這種趨勢也是非常明顯的。
無獨有偶,服裝業紛紛把訂單轉移東南亞。
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集團計劃從低價服裝品牌G.U.開始,向孟加拉、印度尼西亞工廠增加代工訂單。迅銷集團的產品原本約有85%在中國制造,但隨著中國人工成本的繼續上漲,目前決定將中國以外20%~30%的生產比率提高到50%。
無印良品計劃3年后把在中國的合作工廠從229家減少到86家,自中國的采購比率從60%降低一半。
青山商事繼越南、緬甸、柬埔寨之后,還將開始在印度尼西亞進行委托生產,東南亞工廠主要承擔縫制工序,所需布料仍從意大利和中國采購。中國紡織產業優勢在逐漸被東南亞地區蠶食,國內紡織企業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東南亞逐漸代替中國,成為新的制造業“世界工廠”

根據數據發現,2015年上半年,在中國進出口大幅下滑的情況下,歐盟從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越南和印度尼西亞進口增幅在29.6%~53.4%之 間;美國從越南、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柬埔寨進口增速在18%~29%之間;日本從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進口增幅在23%~49%之間。可見,東南亞 已經逐漸代替中國,成為新的制造業“世界工廠”。
據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的數據,2005年以前,中國制造業的勞動力成本甚至低于印度。但到了2015年,中國的成本已經是印度的約兩倍。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們曾經仰仗的人口以及勞動力優勢已經不復存在了,勞動力成本相較上世紀末有了很大提升,所以為了降低成本,很多工廠都撤出中國,前往東南亞開拓新的勞動力市場。
“一件T恤我們賣六、七元,東南亞生產的只要2元,拼價格拼不過,我們只能拼質量,把主要目標客戶放在歐洲客人上。”廣交會上佛山市晟祺服裝公司的展會負責人說道。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中國紡織行業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了,而東南亞國家卻利用我們曾經引以為傲的廉價勞動力沖擊國內紡織行業的地位。
作為人口大國,印度的的經濟水平和中國相距甚遠,在未來的不久,印度人口有可能趕超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但是印度工資水平并不高,所以相同的職業,勞動力成本比中國要低得多。
{page_break}印度的野心:全球制造中心
2014年,印度莫迪總理上臺后,大刀闊斧提出了十多項改革目標,立誓要把21世紀變成印度的世紀,要把印度變成一個強大國家。特別高調啟動“印度制造”計劃,提出將印度打造成新的“全球制造中心”。

據英國4月22日報道,由于2015年在印度的大型投資項目增多,使得印度摘得“綠地項目資本投資”排行榜的桂冠。首次超過中國,奪得全球資本投資頭號目的地。
從印度的身上,我們仿佛能看到中國改革開放時候的影子,印度正在從一個沒落的人口大國向一股崛起力量的方向邁進,由于缺乏發達國家的經濟技術條件,所以印度只能從紡織這種傳統行業起步,從印度這一系列的舉措可以看出在未來拓展中的野心和氣魄。
中國紡織何去何從?
眾所周知,中國紡織布料行業擁有超過3.8萬億容量,是中國重要的國民經濟支柱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紡織市場。在中國,更衍生了以“廣東中大”、“福建泉州”、“浙江柯橋”為主的面輔料集中基地。

以廣州中大紡織商圈為例,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紡織基地,年交易額超過3000億元,有超過10萬家面輔料商。在面臨東南亞“新世界工廠”強勁沖擊和互聯網+轉型的雙重挑戰下,中國紡織業該如何應對呢?
勞力優勢逝去,是社會發展進步的趨勢
迫使中國紡織業從“中國制造”向“中國質造”蛻變
勞動力低廉,過去一直是中國制造的優勢,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這一優勢在漸漸逝去。繼“一帶一路”開始,部分企業開始探索走出去的道路,“越南女工”現象證明,即使低廉的勞動力,也要考慮產品質量。加之東南亞的事件,無疑是迫使我們紡織業從“中國制造”向“中國質造”蛻變。
然而,眾所周知,過去中國低廉的勞動力之外,中國還擁有大量技術精湛的熟練人員。多年積累,是時候爆發向“中國質造”轉變。

如 今全世界的生活水平都提升了,人們對于穿的要求不單單只是可以遮體和御寒,更看重的是產品的質量和賣相。有很大一部分人進到服裝店,最先感興趣的是哪件衣 服好看,然后穿在身上是否合身,最后考慮的才是價格是否合理。中國企業要牢牢把握住這一點,專注提升設計水平和產品質量。
{page_break}互聯網+,才是不可逆的新常態
傳統輕紡行業真正的難題在于互聯網+轉型
與中國失去“世界工廠”地位相比,互聯網+的沖擊可能是更巨大的。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大爆炸、碎片化,新興事物打破了我們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催生出新型社會經濟形態,徹底顛覆了傳統行業過去經營模式。傳統輕紡行業面臨全新的用戶、及用戶習慣、經營方式挑戰。
蜘 蜘紡認為,當下以及很長一段時間未來內,傳統輕紡行業亟待解決的關鍵在于:如何與互聯網+接軌,探索獨具特色的互聯網+輕紡模式。首先,從過去陳舊的經營 模式中跳出來,與時代接軌,與新時代下新用戶群接軌,才能持續保持生機。而輕紡行業的B2B探索將是擺在當下最急切的第一步。
作為全國首個 時尚面輔料交易平臺,衣料+,將致力于成為第一個真正走通交易的輕紡電商平臺。首先,讓網上買面料成為常態,讓大家習慣就在網上買面料,就像京東買電器、 淘寶買衣服、優步專車的暢快終端體驗一樣。全球資源共享,足不出戶,即可選購全球優質面輔料,再也不用耗時耗力,跑各大面料市場找面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