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最突出
近日,為推動供應商與品牌商間的信息交流,促進上下游企業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建立快速反應的產業鏈協同創新體系,中國服裝協會決定構建“中國服裝產業資源平臺”。為了匯集行業優質制造商資源,中國服裝協會現開展中國服裝制造商信息采集工作。中國服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恰恰是資源最優化配置、產業鏈的最優化整合。由于服裝原材料、紡織技術、生產基地、人才結構、資金運作、服裝信息等分布不對稱,資源沒有得到最優化配置,當務之急就是優化產業鏈。
改變產業現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從基層產能進行改革,將其打破、重組、升級為平臺式運作。例如國內的辛巴達服裝柔性供應鏈平臺,其核心模式就是組織產能成網絡式布局,提供柔性生產服務,通過閑散產能的利用和生產流程的優化,可達到訂單小至一百大至上萬,平均生產周期7.4天。通過對傳統服裝工廠的升級改造,推出社會化生產概念,消除人力成本與企業貸款壓力,同時也提高了人力及投資的回報率;而在生產上,滿足了服裝市場日新月異的需求,使品牌店可以最大程度最短時間內去陳出新,打造出一批國內的“ZARA”企業。
過去的工廠多數是封閉且孤立的,他們各干各的,僅僅滿足了企業間的供需關系,這里的供需關系僅停留在實體產品的供給與需求關系,單調且不完善,死板又不靈活。由小農經濟發展形成的小生產作坊,逐漸發展為大型工廠,其思維模式趨于傳統,在信息封閉的環境中,始終進行著重復的作業。但這個時期國內的產能與需求是比較平衡的,工廠之間的競爭壓力較緩,還未造成需要改革創新的契機。
目前,全球化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面臨著急劇變化的市場需求和縮短交貨期、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和改進服務的壓力。原來各個分散的企業逐漸意識到,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下來,必須與其它企業實現能力的優勢互補,建立一種合作聯盟的關系,并且在一種跨企業的集成管理模式下,使各個企業能夠統一協調起來,從而才能更好的適應環境變化,在這種形式下,以目標企業為中心的供需網絡中發生著物質、信息、資金的流動,從而形成供應鏈的雛形。
此時的供需關系已經不僅僅是企業之間實體產品的供需關系了,還包括服務的供給與需求關系,企業間或企業內部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之間的供需關系。就服裝產業來說,在整個生產流程中,如采購、裁剪、車縫、物流等環節通過細分,形成了服裝供應鏈條上各個環節的合作關系,雖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產效率,但也會有局限性,比如地域性無法打破,合作僅限于親戚朋友或鄰居,對于新的合作伙伴的選擇和磨合的成本高,時間成本和誠信度等問題有待解決。
在可預見的未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供求關系溝通渠道將會自形成網絡式分布。通過互聯網技術,連接和沉淀全國產能的數據:工廠分布、擅長品類、技術水平等都可以數字化、程序化。通過這些數據,實時掌握全國工廠的狀況,精準的匹配訂單。通過互聯網產品組織區域性產能高效的協同,更高的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的浪費。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服裝的供應便捷高效,逐漸降低損耗,這就是供應網概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