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價上漲助力高價新棉的“消化” 價差拉大讓市場如何接軌
棉價走勢密切牽動著紡企。此前,湖北、山東、河北、浙江、廣東等地的近150家棉紡織企業曾以電話、聯名上書等形式,向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反映儲備棉投放存在的問題。國家相關部門將儲備棉日投放量提升到每日3萬噸,原定8月31日結束的拋儲,也延長至9月30日。8月、9月間,棉價曾出現回調。
“屯棉就像炒股,買到高位就是虧。”朱敏峰感慨,棉花市場受消息面、政策面影響較大,且作為大宗商品,經常被貿易商炒作,棉價忽高忽低,紡企深受影響。目前紡織業呼吁,將國儲棉投放增量與新棉同時投向市場,形成雙軌制的局面,以解決棉價過高的局面。
10月中旬以來,內地市場“雙28、雙29”儲備棉銷售報價集中在15500-15900元/噸(毛重),而10/11月船期C/ASM、EMOTSM及SM15/32的報價分別為79.70美分/磅、78.90美分/磅、82美分/磅,1%關稅清關人民幣報價約13600元/噸、13450元/噸和14000元/噸。
目前疆內“雙28、雙29”手摘棉監管庫提貨報價約16200-16500元/噸,運輸至內地倉庫的報價將高達16500-16800元/噸,與儲備棉價差在1000-2000元/噸,與港口外棉價差更達到2500-3000元/噸,面對如此大的價差,陳棉、新棉如何接軌呢?筆者分析如下:
一、棉紗價格繼續報漲,但幅度或僅限于300-500元/噸。無論從皮棉成本還是新年度棉花品質來看,9月底前輪出的儲備棉成交價都是2016/17年度棉價的底部而非頂部甚至中部,如果中小紡企消化競拍的儲備棉利潤比較低或沒有利潤,那么只能通過上漲紗價來消化高價新棉,考慮到織造、面料、服裝和外貿企業的承受能力,漲幅或只有300-500元/噸(9月下旬以來總的上漲幅度600-1000元/噸),漲幅既低于棉花現貨又低于鄭棉。
二、新棉報價出現下調。由于籽棉收購價連續“高開高走”,皮棉售價與成本普遍倒掛500-1000元/噸,加之油廠和中間商采購棉籽價格下跌,10月中旬以來北疆、南疆部分軋花廠紛紛施行“限價”收購,市場現貨價格觸頂回落。
三、10-11月,紡企或將進口棉、儲備棉、新疆棉和地產棉互相結合使用。從調查來看,國內部分紡企存積的儲備棉可使用至11月上旬甚至中旬。一些中小紡織廠認為,2016年10月-2017年2月份,市場并不缺少棉花,而在明年3月份以后儲備棉亦有輪出可能性,留給貿易商、投機商炒作的空間不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