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花廠已按耐不住 陸續下調棉花報價
近期,受儲備棉成交均價及成交率下降影響,棉市十分冷清。據河北滄州一位軋花廠老板透露,由于儲備棉自6日輪出以來,均價下跌超600元/噸,多數軋花廠已按耐不住,也陸續下調棉花報價。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地產棉3128級價格跌至15700元/噸(毛重、提貨)左右,較上周同期下跌近200元/噸。不僅如此,在實際成交過程中,軋花廠們為招攬客商,大都表示如果一次性采購超過100噸,價格可在此基礎上再優惠50元/噸左右。
而一些質量稍差的棉花更是下跌無底限。15日,山東夏津一位軋花廠老板表示,眼下手中近170噸的4128級、2227級棉花價格今天再降150元/噸,分別為15000元/噸、14500元/噸,只要現款提貨,可立即成交。近期,不少行業人士對后市產生悲觀心理,表示儲備棉成交均價連續下降,后市不容樂觀。
近期,鄭棉主力在15500元/噸附近波動,鄭棉作為市場“風向標”、“晴雨表”,走勢不旺,直接打壓企業信心。拍儲企業“袖手旁觀”。無論紡織廠還是貿易商,已經沒有了輪出剛開始的闖勁和熱情,很多都開始“收手”并冷眼旁觀,這也是近期為何儲備棉成交率下降快的主要原因。
但是,幾位市場人士大多認為,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近期棉花小跌并不影響大局,棉花價格重心上移是趨勢。據某市場人士預計,今年4-5月份或將出現高品質棉花搶收現象,因此,擁有高品質棉的企業是否可不為棉價下滑而喪失信心呢?
原因如下:
一是紡企的承受力。中國紡織自2016年便逐步走出泥潭,并有小幅贏利。2017年春節以來,多數紡企滿負荷運轉,生產生機勃勃。外紗由于受成本因素影響,內外紗價格倒掛900-1200元/噸,國產紗競爭力提升,因此,對于消化高棉價已有一定基礎。
二是目前國內棉價處于低位區間。據了解,雖然目前16000元/噸棉價較2015/16年度價格上漲近3000元/噸,但相比今年的目標價格(18600元/噸)仍有距離。尤其國內棉花種植面積減小,因為收益低,很多棉農棄種,只有提高了籽棉價格,才能吸引棉農繼續種棉。
三是優質棉短缺問題突出。筆者與部分廠商交流,大家普遍感覺今年優質棉數量少,尤其輪出的儲備棉是2011-2013年陳棉,做40S及以下紗支產品問題不大,若紡高支紗必須要搭配優質棉。
自3月6日儲備棉輪出銷售以來,不足兩周交易時間,成交比例從100%降至70.42%;日均成交價也從15476元/噸降至14710元/噸;而鄭棉1705合約的盤面價格從16500元/噸暴跌至15200元/噸以下,內地紡企C40S及以下支數棉紗的成本較1、2月大幅下降,大部分紗廠和貿易商普梳紗、OE紗報價回調壓力越來越大,國產紗競爭力全面顯現。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