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時代加速來臨 adidas宣布將部分生產線撤出中國
由于勞動成本持續上升,中國在全球制造業中的霸主地位正遭受嚴峻的挑戰。
據相關消息報道,運動巨頭adidas日前宣布為進一步削減生產成本,決定再次將中國部分生產線撤回到德國的智能概念工廠Speedfactory,并使用機器代替人工制造。
adidas將生產線移至亞洲已近20多年,公司表示今年開始,大部分adidas的產品會轉回德國的新工廠生產,以更高效地滿足市場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據悉,adidas的Speedfactory位于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于2015年底開始創建,除少量技術人員外,該工廠全部由智能機器人進行產品的生產工作,在去年10月推出了第一雙由機器人制造的adidas跑鞋。
adidas預計,Speedfactory正式投入生產后,未來每年通過機器人可生產出100萬雙球鞋。智能化生產已經成為其未來戰略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2012年,adidas在中國唯一一家直屬工廠關閉,并終止了其中10家代工廠的生產協議,造成大量工人失業。而在兩年前,adidas正式宣布會逐步減少在中國的產能,把生產力遷往勞動力更低廉的越南、柬埔寨及緬甸等國家,同時加大對高新智能科技研發的投資,期望盡早實現智能化生產。
adidas在聲明中未透露撤出生產線的具體信息,目前仍在為adidas代工的是全球最大鞋履制造商之一的裕元集團,而休閑系列的鞋類產品則由東莞、浙江等地的代工廠生產。
受該消息影響,截至今日收盤,裕元集團股價下跌1.1%至每股31.65港元,目前市值約為522億港元。
而adidas最大的競爭者NIKE,也大規模投資新形態的工廠,但目前沒有對外說明詳細的計劃。
adidas科技創新部的負責人Gerd Manz曾表示,未來adidas計劃提高產量,并建立一個快速制造的全球網絡。據悉,adidas一年的總產量約有六億,其中包含鞋子、服飾和配件類,預計2020年,營收將會是現在的1.5倍。
有分析人士指出,對于adidas和Nike等運動品牌來說,中國工廠生產的產品除了在本土銷售外,還會發往全球各地,因此運輸的成本也是令adidas決定將主要生產線遷回歐洲大本營的關鍵誘因。
值得關注的是,adidas集團CEO Herbert Hainer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在實現智能生產后,adidas下一階段將發展3D打印技術,目標通過3D打印批量生產特殊的運動鞋,中國運動鞋代工廠未來的道路將更加艱難。
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資訊報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