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行業:挑戰與機遇并存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過去4天里,共有1500個畢業生時裝系列出現在倫敦畢業生時裝周(Graduate Fashion Week,簡稱GFW)的T臺。這一集結全球68間時裝院校學生的年度活動,本質可謂一場人氣旺盛的校園招聘會。舉辦地所在的多層倉庫空間這些畢業生系列改變出新面貌,三間展廳的每個角落都被填滿。畢業生們帶著自己的作品集熱情地待命,耐心期待能抓住行業內部人士、傳媒以及在場地里兜兜轉轉的普通市民的眼球。

該畢業生時裝周創辦于1991年,甫一開始目標就很清晰:“我們召集了英國各地各類大學院校的學生,還有來自歐美各地的潛在雇主,”Jeff Banks回憶道,“他們坐在秀場里,分辨出哪些是有潛力、值得聘用的學生。這種方法是很純粹的。”
作為此類活動先驅與規模最大的活動,該公益機構如今成為全球時尚界領軍的促進學生就業平臺,將數千名國際時裝專業畢業生與潛在雇主聯系起來。愛丁堡藝術學院(Edinburgh College of Art)時裝專業畢業生Polly Thomas認為GFW可謂“一生只有一次”的創造職業聯系的機遇,并表示:“不管是簡歷編寫還是作品集設計,肯定能得到獲得業內人士的建議。”
該活動在過去5年內迅速擴張,包括東京文化學園大學的文化服裝學院研究生院(Bunka Fashion Graduate University)、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T)、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等多間院校如今也已加入畢業時裝周旗下的國際時裝展示大賽(International Catwalk Competition,簡稱ICC)。畢業時裝周國際理事兼ICC策劃人Adrien Yakimov Roberts表示,“我們剛成立的時候只有4所學校,到了今年有32所學校加入了進來。”
該公益機構的“開源”與培養高潛力人才的最佳證明即是出自該項活動的影響力人士。迄今為止,該公益機構已幫助推進了1991年首屆畢業生時尚大獎(Graduate Fashion Award)得主Burberry的Christopher Bailey、Stella McCartney與Stachart Vevers的職業生涯,現在效力于Coach的Veverrs在畢業生系列展出后馬上受聘于Calvin Klein。
但自畢業時裝周成立以來,時裝界發生變化科委會翻天覆地的。進入這一行業的畢業生如今面臨著更激烈的競爭、變化了的人才需求與快速變化的科技——挑戰與機遇并存。
挑戰在前,不斷演化
“6年多前,我們的重點主要是‘教育教育工作者’,”畢業時裝周總經理Martyn Roberts說:“盡管他們在學術上都很有建樹,但有些人不了解怎么建立溝通渠道,怎么用最有效的方式與潛在雇主推薦自己最棒的畢業生。”
Roberts表示,通過連接業內領袖與大學院校,畢業時裝周推動企業雇主根據自身需求塑造時裝專業學生:“我們這邊有品牌更感興趣的提前查看學生們的作品集,了解他們正在做什么。這樣他們就能首先發掘人才,并為他們提供發展建議。”
目前還要強調的是技術與生產方面……也就是行業方面的領域。近年來,畢業時裝周的重點轉移到吸引潛在雇主上,“接觸的行業越多,合作的機會也就越多,”Roberts說,“最大的挑戰是讓他們愿意推開這扇門。只要他們了解自己看到的是什么,他們就會興奮起來,還會再來投入更多,”他繼續說,“去年那屆活動,ASOS的活動不多,”他說,“后來他們突然意識到這里有大量的人才,他們就創造了設計與傳訊兩個方面的新獎項。”ASOS如今不再“袖手旁觀”,而是加入Calvin Klein與Inditex集團等越來越多的企業方,積極參與此項活動進行校園招聘。
盡管做得很成功,要跟上每年進入就業市場的畢業生數量增長步伐,畢業時裝周依舊面臨著艱巨的任務。“時尚界的就業競爭很激烈,”愛丁堡藝術學院課程主任Mal Burkinshaw表示,“但令人遺憾的是,各類項目并沒有更宏觀的考慮,也就是該職業市場本身的局限性,招募了太多的學生。”
數字化機遇
畢業時裝周目前尚未開始探索將作品集數字化的途徑,但這或許是解決畢業生與潛在雇主之間地理障礙的關鍵。普拉特研究所助理教授Dean Sidaway表示:“沒有人想把幾百頁作品集都逐頁編輯,”他說,“但編輯精良、重點突出的作品集與視覺故事將能為行業帶來真正的互動體驗。”
目前已有少數院校采用數字版本作品集,比如文化服裝學院研究生院。“我們提供數字版雜志來展示與支持學生設計,允許他們采用數字化形式,”助理教授荒川京子(Kyoko Kubodera)表示,“之后我們就能向更廣泛的觀眾進行展示,不受限于實體展會,能提供更廣泛的在線平臺。”
由于目前資金限制,畢業時裝周難以完全整合與歸檔作品集,Roberts承認道,“這會是一個相當大的項目,需要相當多的投資,”他說,“但這也是我們有感興趣去做的事,尤其是要與對的合作伙伴一起。”
{page_break}強化并推廣能進一步連接畢業生與行業的數字平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金斯頓大學(Kingston University)時裝專業負責人Elinor Renfrew表示,強大的個人品牌與社交媒體表現對學生目前就業至關重要。“可能不一定是最有才華的那個,”她說,“但一定是最具社交媒體與數字化技巧的那個學生能找到工作,因為他們就已經在市場上了。”讓學生能將自己的作品集圖像上傳至可訪問、經過精心編輯、可信任的數據庫,能創造一個更為全球化的畢業生招聘環境。
讓行業參與進來
畢業時裝周對企業招聘方的主要吸引力是能在城市中心的同一地點聚集大量的學生。“畢業時裝周之所以能存在,是因為Calvin Klein的招聘人員不可能一一到訪英國36所不同的大學,”Roberts說,“但是他們會愿意到一個中心位置,看到盡可能多的學生。”
但盡管Inditex集團、ASOS、Boohoo、M&S等商業品牌在畢業生時裝周的強勢存在,但畢業生時裝周還在努力設法吸引倫敦中央圣馬丁藝術學院(Central St Martins)與皇家美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畢業生設計展能吸引到的奢侈品牌時裝屋前來招聘。“想要觸及更高的水平的招聘方就很難了,”Thomas說:“如果真的有頂級的設計師也來了,我們沒辦法知道他們真正招了多少人。要是真的來了,一切都會很低調。”
但有了Ralph Lauren、Calvin Klein等品牌的參與,這一點也在慢慢變化。確切地說,畢業時裝周正在通過迎合未來的、目前尚未滿足的時裝界人才新需求,強化自己對品牌方的吸引力。Banks說,“我們目前正在數字營銷、攝影與媒體傳播等課程上進行溝通。畢業生時尚周正在擴散至更多其它渠道。”
我們正在把畢業生時裝周,創造成為能將國際雇主與招聘人員吸引到畢業生面前的活動。將畢業時裝周升級成同時招聘時裝設計、數字營銷與傳訊等領域人才的平臺,將能擴大對行業的吸引力范圍。但畢業時裝周執行委員會成員、曼徹斯特時裝學院(Manchester Fashion Institute)系主任Alison Welsh認為目前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目前還要強調的是技術與生產方面……也就是行業方面的領域,我們需要確保這些專業的學生也能像享有一個平臺。”
“當然了,說到底都與資金緊張有關,”她補充道,“有充足資金的條件下,我們可以開始把整個行業的各個方面——技術、生產、傳訊——在畢業生時裝周中得到更多展現。”
全球人才的優秀集聚地
國際擴張也是畢業時裝周值得探索的另一條路子,便于在全球范圍內充分將學生與行業連接起來。Roberts說:“我們認為,時裝界與時裝界人才都是相當國際化的。”
Welsh表示贊同:“我們越國際化,對外的面向就越廣。這樣的擴張能創造學生與業界的‘雙贏’。”
Banks解釋說,將倫敦定位為畢業生市場的優秀聚集地是畢業時裝周創辦以來的職責,旨在使得“來自全球各地的學生能有一個中心焦點與基準,”Banks解釋道,“我們正在把畢業生時裝周,創造成為能將國際雇主與招聘人員吸引到畢業生面前的活動。”
今年有了10所新的國外院校的加入,畢業時裝周得以同時納入年輕與成熟的組織。Yakimov Roberts相信:“要爭取業內更權威的院校,比如紐約的FIT,也意味著其它尚未加入的院校很難拒絕加入。”
像美國、中國這樣的市場,擴張空間依舊存在。目前這兩個國家都有初生的畢業生展示活動,但未能達到畢業時裝周的規模與聲譽。但要使畢業時裝周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性”,目前的形式還需要進行大幅整修,因為有了更多學校的加入,無疑需要比目前更多的空間與曝光度。
就目前而言,國際時裝展示大賽是其中一個能幫助學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機會。Sidaway表示,“我希望在展覽空間中能有國際空間來支持畢業生,讓他們展示自己的作品集。”
Yakimov Roberts表示同意:“作品集是讓學生們獲得工作的機會,所以他們才會努力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集與工作方式。”
畢業時裝周必須尋求贊助商與合作伙伴關系來進行活動擴張,開展國際層面的營銷來吸引新院校加入。值得贊揚的是,盡管存在資金限制,畢業時裝周在采用更加全球化思維方式的同時,同樣進行了大膽地思考。
“我們希望能幫助每一位學生,但我們只是一家公益性質的機構,只有有限的資源,”Roberts說,“但這并不能阻止我們盡可能地為學生們提供幫助。”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