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快遞業在電子商務時代面臨生死大考
2009年11月21日,由申通快遞領頭,江浙滬五大“名牌”民營快遞公司申通、圓通、韻達、中通、天天在三天內先后宣布漲價,漲幅約40%,理由基本雷同:罕見暴雪、貨物爆倉、燃油價上漲、成本增多,期望借此提價彌補運營損失,提高行業快遞水平。這就是所謂的民營快遞企業針對淘寶網的集體漲價事件。
但是在11月26日,中通、韻達發出“告淘寶賣家書”:“與淘寶的合作一切正常,因此對淘寶賣家的快遞價格依然不會高于此前在淘寶網上公布的物流定價。”事實上中通、韻達的不漲價舉措并不只針對淘寶網家,網外快遞價格事實上也沒有漲。此外,其他兩家快遞公司在珠三角等大部分地區的價格也基本沒有變化。
前后不過五天,十幾年首次出現的民營快遞漲價聯盟就這樣曇花一現。業內普遍認為是淘寶網和淘寶賣家的強勢聯手,擊垮了民營快遞的漲價聯盟。但是在電子商務對快遞業務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是什么讓民營快遞公司本該處于強勢的地位變成了弱勢?原因顯然還要從民營快遞自己身上找。
漲價聯盟的瓦解
圣誕節當天,《法人》記者通過淘寶網“運費/時效查看器”看到,圓通、申通、中通、韻達、天天在深圳的同城快遞價格還是原來的8元,同時通過向上述公司業務員咨詢,五家公司的網外價格也沒有變化。
除順豐速遞外,其他民營快遞公司在廣東省報出的首重價格一般為:同城6~8元,省外12~15元不等。但這只是表面價格,實際上他們的價格經常會在報價以下。上海某保潔公司珠三角區域經理石先生告訴《法人》記者,他經常使用的是韻達快遞,目前韻達的省內價格為6元,省外8元。
他表示,包括中通在內的江浙滬五大民營快遞企業的業務量有一半以上都來自淘寶網,他們不敢冒這個險。
“價格聯盟瓦解的根本原因還是惡性競爭。”深圳市現代供應鏈管理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閆振坤指出,快遞企業在金融危機中已經完成了一輪洗牌,很多小型快遞公司就此消亡,但是現在的快遞市場依然是散小亂差,低價競爭依然非常嚴重。
據統計,目前國內大小快遞企業有3萬多家,僅上海就有6000多家,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沒有營業執照的非法快遞公司。而美國的物流公司有9000多家,日本只有1000多家。
低價競爭不但讓淘寶賣家吃定快遞企業不敢漲價,還讓他們蠶食了快遞企業的薄利。業內人士爆料,為了獲取更大份額,快遞公司往往以低于公開價格2~3元的價格和賣家成交。比如:在淘寶網上,公開的上海到杭州的運費是每票6元錢,實際中卻出現了10元走3票的成交行為。更甚者部分賣家以“我是大客戶”為理由、以更換服務商為要挾,從快遞公司攫取了40%左右的折扣。
據淘寶和快遞公司統計,每年僅此一項,快遞公司損失至少一億元。雖說,浙滬五大快遞公司要靠淘寶業務養活,但是同時淘寶也是被快遞公司養著,五大快遞公司承擔了淘寶近八成的業務量,離開他們淘寶網也就陷入癱瘓。快遞公司被淘寶賣家欺負成這樣讓人吃驚。
“想漲價,必須有廣東省快遞協會大力支持。”范經理表示,如果協會可以出面規定同城件不能低于八元,異地件不能低于12元,這樣我們就好做一些。”
民營快遞死生一線
來自中國快遞咨詢網的調研顯示,快遞費首重成本核算是5元,低于5元就是虧本。而在快遞業務競爭最激烈的江浙滬地區,5元甚至5元以下的同城快遞非常普遍。
快遞業務主要有三類:同城、異地、國際及港澳臺快遞業務,三者的利潤率依次上升,而國內民營快遞企業很少有染指國際業務的,即使被譽為民營快遞老大的順豐速運也只是開辟了港澳臺業務,國際業務這一塊大部分被外資巨頭聯邦快遞、敦豪、天地快運、聯合包所占據。
國家郵政局公布的Cye.com.cn 2009年8月份郵政業運行情況顯示,同城、異地、國際及港澳臺快遞業務收入分別占全部快遞收入的7.4%、55.8%和32.0%;業務量分別占全部快遞業務量的23.6%、70.5%和5.9%。
申通深圳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法人》記者,同城業務基本沒有利潤,做同城業務就是為了賺信譽,他們的贏利點主要在航空業務這塊。但是如今燃油漲價,航空公司跟他們收取的價格也漲了。
“我們做淘寶業務,一票賺的也就是五毛、一塊。”中通廣東負責人范經理表示,“利潤很薄,好在量大,還不至于活不下去。”據其介紹,中通在廣東省一天有五萬票的業務量。
從全國來看,廣東省快遞費用屬于相對高的,廣東省整體未跟風降價與此也有一定關系。相比之下,江浙滬地帶就慘烈多了,2009年11月份DDS江浙分公司的倒閉就是很好的例證。DDS1997年起家于深圳,進入上海市場后,短短五個月時間,日接單量從兩票暴增至15萬,靠的就是讓人瞠目結舌的低價策略。
“DDS本來在華南地區發展得很好,但是在華東地區卻采取了錯誤的低價策略,華東地區同城快遞的成本最低在6元,而DDS卻把價格壓到了2塊多。”星辰急便董事長、宅急送創始人陳平指出,這是導致DDS快遞江浙分公司倒閉的關鍵原因。
民營快遞的救贖
“等到明年,郵政部門將不達標的小快遞企業淘汰出去,我們日子就好過了。”在中通廣東負責人范經理看來,惡性競爭的根源就是這些多如牛毛的小快遞公司,如果不是多如牛毛的非法小快遞公司擾亂了市場秩序,他們也不會在與淘寶賣家的談判中如此弱勢。
新《郵政法》對快遞公司資金規模設定了較高標準,從事同城快遞業務注冊資本必須在50萬元以上,異地快遞服務在100萬元以上,國際業務在200萬以上,與其配套出臺的《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為該條款的實施規定了一年的緩沖期。據了解,目前約80%的民營快遞企業不符合注冊資本最低限制條件。
這意味著如果不采取增資或聯盟的形式,大部分小型快遞企業都要淘汰出局。對被淘汰出局的企業來說這是個壞消息,但是從整個行業來看卻是好消息。閆振坤向《法人》記者表示,民營快遞企業正可以借此機會利用聯盟形式做大做強,進軍利潤回報高的中高端市場。
但是他強調,快遞企業不能被動等待政策為其肅清小的競爭對手,而要主動出擊創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本次漲價事件暴露出來的快遞企業的根本問題正是沒有核心競爭力。
此次漲價事件中,有媒體報道了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即將結婚的杭州王小姐找快遞送喜帖,但是從申通打到中通、圓通、天天,均被告知業務員很忙,無法前來取件。經同事推薦,王小姐聯系到受天氣影響較小的順豐快遞,這才成功把50份喜帖寄了出去。
同樣的暴風雪,當然不可能只影響其他快遞而僅對順豐格外惠顧。那順豐為什么受“天氣影響較小”?閆振坤向《法人》記者表示,順豐是在上一輪洗牌中走出來的民營快遞公司,一開始走的就是差異化路線,避開了低端市場的廝殺,順豐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上海圓通企業發展部郭鵬程指出,在當前,要通過提供差異化的服務來贏得新的市場,就要進行業務創新,通過諸如代收貨款、簽單返還、時效件產品等增值服務產品的運作,開拓新的市場空間,引導消費者的需求,并逐漸形成一個新的快遞消費市場。
“不管快遞企業對電子商務如何地依賴,要清醒認識到,電子商務市場只是快遞業務的一部分。各快遞企業必須及早調整戰略,采取差異化服務來贏得廣大消費者,要通過差異化服務把電子商務市場變成促進企業發展的增長點,而不是被電子商務不成熟的運作阻礙企業的發展。”郭鵬程撰文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