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品牌韓都衣舍 三年過億的女裝準品牌
淘品牌,生于淘寶、長于淘寶。
然而,在喜人的財富故事背后,淘品牌其實還面臨著眾多問題,比如如何讓淘品牌真正成為一個品牌,如何面對傳統品牌上線的挑戰(zhàn),如何處理與風投的關系?
2008年,17名員工,年銷售額130萬元;2009年,180名員工,銷售額1280萬;2010年,420多人,銷售額9000多萬元,接近億元大關。韓都衣舍,山東濟南萬維嘉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作的一個淘品牌,它的快速生長,不但在山東,在整個淘寶網都是一個傳奇。
剛起步時對服裝完全沒概念
2007年底之前,韓都衣舍總經理趙迎光在網上賣過化妝品銷售、防輻射孕婦裝,然而,效果都不盡如人意。正找不到方向時,他去韓國找朋友玩,一次意外的介紹,見到了一位電子商務公司的社長。
“去之前,我腦海里想:一個網站一天可以賣到100單就很牛了,但是2007年底的時候這個公司做了四年半,一天發(fā)到4萬單。”于是,他向這位韓國公司的社長請教怎么做電子商務。
這位韓國社長給了趙迎光三條電商箴言:第一,要做女裝;第二,要有自己的牌子,不能賣別人的貨;第三,款式多、更新快是女裝的制勝法寶。
取得真經之后的趙迎光回國以后,和幾個朋友聚到一起,商量在網上賣女裝。但困難的是,他們幾人中沒有一個人懂得品牌運作,對服裝也完全沒有概念,而且濟南沒有好的服裝設計師,也沒有好的加工廠,在這樣的條件下,趙迎光想要自創(chuàng)一個女裝品牌,簡直是天方夜譚。
不過,看到自己的短處后,趙迎光也發(fā)掘了自己的優(yōu)勢:韓語專業(yè)畢業(yè),在韓國工作多年。“一個濟南出來的女裝品牌似乎是沒人認可的,但如果說在濟南做一個韓國風的品牌,好像感覺還不錯。”產品風格定位后,由于設計、生產力量也存在短板,趙迎光決定做渠道品牌,從代購起步。
“因為代購比較好做,但是那時候并沒有想一直做代購下去,僅僅是為了培養(yǎng)和鍛煉這幫我們認為懂設計、懂服裝的人,讓他們再懂網絡。”趙迎光就從代購起家,培養(yǎng)他的“四有新人”——懂韓語、懂設計、懂網絡、懂營銷,
之后,趙迎光組建了“買手”小組,他的買手,是到韓國采購服裝的人員,也就是韓都衣舍的“選款師”。“沒叫設計師小組,因為水平還不夠,到目前為止買手小組大概有31個,在2011年希望能做到100個,每個小組5—6個人。”趙迎光說。
另外,趙迎光還在韓國設立了分公司,每個買手小組負責關注10—20個韓國品牌的產品動態(tài),同時,買手小組還與韓國的很多品牌保持密切的業(yè)務聯系。這保證了產品挖掘的深度和廣度。
遭同行鄙視后大力推廣品牌
趙迎光到現在仍為自己當年做代購的創(chuàng)新而自豪。那時候,所有的韓國代購都會把韓國品牌名寫在產品名稱里,然而,韓國服裝代購一般的利潤也就10%,代購店鋪多了以后競爭異常激烈,導致每個店都賺不了錢。
“我們就開始創(chuàng)新,把原來的品牌名稱隱去,產品名稱前寫韓都衣舍,每件產品價格在成本價的基礎上至少乘以2。”
那時候,一個代購網店一天上二三十個款就已經很不錯了,趙迎光瘋的時候曾經一天上新款500個。“我們顧客來了之后,看每天都有大量的新款上來,看好了之后發(fā)現別的店鋪根本找不到這一款,但是又非常喜歡,即使價格很高也照樣買。”
從2008年3月份開始做代購,做了7個月后,趙迎光做到了淘寶網上韓國代購的第一名。雖然如此,很多同行對韓都衣舍卻是有點“鄙視”的。
“其實淘寶對我們非常質疑,包括我到杭州、北京參加一些會議,有人就會說你們韓都衣舍不就是一個賣貨的嗎?亂七八糟,要什么沒什么。你們就是一個賣貨的,不要給我談什么品牌和理想。”趙迎光回憶說。
雖然被同行鄙視,但2008、2009年的日子里,趙迎光其實很幸福,“就像在低谷買到股票一樣,在竊喜。”鉚足了兩年勁兒之后,他覺得自己已準備得差不多了。2010年,韓都衣舍開始了大力度的品牌推廣與供應鏈整合。
首先,趙迎光與淘寶網簽了300萬元的廣告合同。“2009年12月份的時候我們銷售額剛過200萬,剛過200萬的時候淘寶來問我們,你們要不要簽一個框架,簽一個廣告?我說可以簽,可以試試,明年賭一把。”之后,韓都衣舍的買手小組開始規(guī)模復制,并介入生產。
“像我們這種外行做的品牌,所有淘品牌都面臨質量的問題,所以我們介入生產,整合上游供應鏈。”趙迎光說,“反向整合了產品質量,所以韓都衣舍的衣服不像以前那么爛了,會越來越好,顧客黏性不斷增強。”
韓都衣舍在去年的瘋狂業(yè)績,與趙迎光300萬元的廣告投入密切相關。然而,2011年各大網站的廣告報價普遍上漲,對于像韓都衣舍這樣的依賴廣告投放的淘品牌來說,今年的營銷成本將大大提高。他們要做的是如何讓自己的營銷更精準、讓顧客更忠誠,并成為一個擁有眾多“粉絲”的品牌。當然,這需要時間的考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