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用紡織品:加速實現低成本高性能
編者按:許多企業、科研機構及同行協會熱情參與了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他們為“十一五”的產業提升作出了貢獻,還將為“十二五”的新發展添磚加瓦。在現場采訪多位企業家后深深感受到:盡管他們的產品應用范圍不同,他們的事業理想也不盡相同,但卻有著共同的心愿——希望產業明天更美好!
受訪企業嘉賓:
★江蘇曠達汽車織物股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沈介良
★東綸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馬詠梅
★上海博格工業用布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書平
★山東宏祥化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占明
★北京五洲燕陽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董安禮
★常州市宏發縱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談昆倫
★香港無紡布協會理事長、國橋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自然
★美國無紡布協會常務理事、美亞無紡布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祖基
“十二五”有你有我
沈介良:在這個5年中,我們會進一步做強做大汽車內飾面料的主業,并向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內飾面料方面發展,努力拓展國際市場份額。公司在延長產業鏈的同時,還在不斷加強內部管理、降本節支,為市場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產品。在這個5年中,我們會按照國家汽車工業和紡織工業的產業政策指導,在節能環保、循環經濟方面加大投入及產出,從而使企業銷售和利潤均穩步提高,為國家、社會、股東創造價值。
馬詠梅:東綸按照紡織“十二五”的要求,今后幾年主要致力于企業的轉型升級,包括創新和規模兩個方面。水刺行業容易受原材料波動沖擊,在近期原料頻繁漲價的困境下,水刺企業最該在增加附加值、開發差別化上作文章,以增值產品引導市場應用。能先行發展的大企業應該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前提下求創新,東綸的戰略規劃將體現大企業示范作用。
劉書平:博格今后兩三年的發展目標是做好傳統產業的技改升級。國內現有的濾材生產多是采用引入國外工藝的消化吸收,近幾年企業正集中力量進行升級改造,更新設備、創新工藝,從而提高產品質量、降低能耗標準。另一方面,企業目前提高了自動化程度,且更容易實現大產量、大幅寬生產。
崔占明:今年是公司第3個五年計劃的頭一年。這5年,企業要在2010年銷售5億元、利潤5000萬元的基礎上,計劃實現銷售25億元,同時規劃新工業園項目。圍繞5年目標,企業著重于產品開發,適用于大型工程的長絲紡粘針刺非織造布已經在去年下半年投產。產品幅寬從最大6米增加至7.2米,在水利、機場、垃圾填埋工程中有效節省材料、降低成本、提高質量。企業針對南水北調工程的需要,在后整理工序創新方面采用加糙處理,增加了土工布的摩擦力,增強了土建結構的緩沖性。
董安禮:“十二五”期間將是國家發展的一個新階段,我們在這5年的規劃目標,首先是在保持技術領先、市場需求的前提下擴大生產規模,初步預計至2015年末達到1.5億~2億元的銷售額,毛利率接近50%;第二是建設五洲燕陽的第二個工廠,在北京繼續保持區位優勢,創造利潤空間。
談昆倫:在“十二五”期間,集團將繼續開發新產品,通過熱塑板材的開發與生產,努力實現我國交通輕量化;同時大力發展碳纖維復合材料,加大生產碳纖維多軸向織物用于航天航空事業,推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5年爭取實現銷售30億~50億元,利稅10億元以上。
今年前景特靠譜
沈介良:伴隨著曠達2010年上市,今年公司開工狀況和員工的精神面貌比任何一年都好,呈現出產銷兩旺。
馬詠梅:由于去年四季度原材料大幅漲價致使有的水刺企業出現限產停產現象,產業處于低迷期。但是,今年以來,非織造衛材的市場需求量加大,消費者對一次性用品需求旺盛,企業恢復正常滿負荷生產,應該是今年開年的好景象了。近期日本地震可能引發需求增加,讓市場趨勢撲朔迷離。
劉書平:今年前3個月,公司生產線開工非常飽滿。企業開發的可阻擋1微米級粉塵的高精度濾料已經基本完成中試階段,預計下半年企業將批量生產并投放市場。
崔占明:粗略估計,今年國內土工布用量約在300萬噸,除了各類基礎建設項目以外,作為今年國家重點興農舉措的防治旱澇災害的農業水利建設將成為又一個拉動內需的項目。再加上一些人工湖景觀、飲水工程需求,土工布用量將持續增長。在這種市場趨勢下,我們努力向高質量、高技術含量產品研發。
董安禮:五洲燕陽是由軍需品生產逐漸轉向民品生產的企業,公司的貯水軟囊、貯油罐、輸液軟管道等產品的應用面不斷擴大,預計今年實現銷售額2500萬~3000萬元。在出口市場,公司經過兩年努力開發的特種野外輸送管道,已經獲得了相應國家的準入許可證,今年可計劃完成銷售1500萬~2000萬元。
談昆倫:2011年工作目標是實現銷售15億元、利稅3億元。如今,玻纖多軸向風電葉片基布產品已經占到了公司較大的比例,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將織物延伸到玻纖板材,以替代金屬。我們憑借設備研發基礎,通過采用低成本工藝,不斷拉伸產品線,今年8月,我們自主研發的玻纖板材生產設備也將面世。
愿為產業多出力
沈介良:我們很愿意為國家紡織工業,尤其汽車及交通用紡織品領域作應有的貢獻,積極參與國家行業標準的制訂,特別是加大研發投入,積極開展產學研活動,與國外院校、科研機構及同行業合作,與國際產業接軌。
馬詠梅:東綸是產業用協會水刺分會的會長單位,承擔著上傳下達政策方針,引導自律規范經營,組織行業學術交流,促進開發新應用方向的責任。
劉書平:優勢企業能為行業作貢獻的一方面就是領先技術革新,積極淘汰落后產能。博格已經在踐行,不斷用新技術替代傳統工藝設備。
董安禮:我們做的是領域窄、技術強、利潤高的特種紡織品,有些產品是可以與國際領先技術媲美的,因此,我們力爭占領前沿,不斷增加紡織軟制品技術含量,提高附加值和贏利水平,能夠為未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科技與品牌貢獻率做出一點成績。
楊自然:中國香港無紡布協會和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同是中國不同地方的兩個行業組織,我們對大陸協會的工作是非常支持的。兩個協會之間交流豐富,包括展覽、論壇、互相拜訪等,這對中國非織造布產業的發展非常有幫助。
黃祖基:美國無紡布協會與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的合作最主要的一項是向中國引入國際化的產品標準及測試方法。中國非織造布產業的發展速度非???,不斷涌現新品種、開發新應用,但新產品的推廣是需要有準確的相關標準和測試方法保障的,美國一些較為先進的標準和測試方法可以借鑒給中國同行。
需要協會多支持
沈介良:很希望本屆行業協會能考慮成立汽車交通工具用紡織品分會,加強對行業產業的聯盟合作。我個人最關注國際汽車面料生產商的發展趨勢、科研合作、兼并重組等信息。
馬詠梅:在產業發展遇到困境的時候,協會最好可以幫助協調政府、上下游,起到平衡產業健康發展的作用。
劉書平:中小企業的技術革新需要持續的資金、時間和市場投入,像博格去年投入技改資金8000萬元,基本是前幾年的總和,今年還會投資8000萬元,并且項目建設周期較長,約兩年才能達產。因此,希望新一屆協會能在政策優惠和應用渠道等方面給予支持。
崔占明:希望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能在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的題目和路徑上提供幫助,也符合專家倡導的“產、學、研、用”創新模式。其次,協會可否以組織某領域產品交流評比的方式進一步引導行業自律。
董安禮:非常希望新一屆協會加強信息渠道服務。因為對企業創新來說,提供信息比提供資金更管用,通過信息交流,企業能把握科研方向,得到貨真價實的回報。
楊自然:希望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可以推動企業更廣泛地走出國門與世界同行交流,更好地適應中國產業的發展和參與更高級別的國際競爭,得到正確的信息。另外,我還希望協會能包容不同的意見,給多方人士多一些話語權,有助于企業更順利地開展工作。
黃祖基:要相信中國的非織造布應用市場一定會火暴起來。生產企業需要創新實現低成本高性能。未來,中國要從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邁進,我提出三點建議:提高技術創新、重視環保責任、選擇多元競爭。盡管目前中國非織造布產品尚低于世界先進水平,但已經呈現出較大的進步,前景良好。誰也逃不開環保的責任,既然石油資源無法控制,那就需要減少對非再生資源的依賴性,選擇生物基材料及樹脂類材料,提高循環再利用的能力,這也讓企業多元競爭有了空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