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太宋愛潔:二次創業拼出億萬企業
50歲,她從只有20平方米的小面包房開始創業,5年后創立“妞妞”品牌,走上連鎖發展之路。
60歲,她走進高等學府,獲“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由于年齡超過任課教授,她被奉為總裁研修班形象大使。
65歲,“妞妞”西餅連鎖店發展至近百家,年產值過億元,但是創業的熱情,絲毫沒有因為年齡而減退,她選擇襄樊大頭菜,開始二次創業。
年屆70歲,她帶著“隆中牌”襄樊大頭菜走進了世博會。
“世界上有三大醬腌菜:韓國泡菜、俄羅斯酸黃瓜和中國榨菜。我希望有一天能改寫這個歷史,讓”隆中牌“大頭菜成為全球第四醬菜。”——湖北妞妞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愛潔。
小面包創出大品牌
宋愛潔從來就是一個勤勞和“不安分”的人。
上世紀50年代末,宋愛潔在原襄陽縣土產公司工作,后調至東津區當煙草技術指導員。這是一個男同事都倍感吃力的崗位。一年四季風里來,雨里去,每天早出晚歸,整日奔波在山間地坎、農田阡陌。
一起工作的四十多個女同事,相繼調離。只有宋愛潔選擇了堅持,而且一干就是13年。
十載寒冬,十載冰霜,一朝陽春自不知。期間的辛勞,宋愛潔很少向外人提及。但在宋愛潔看來,正是這段“吃苦歲月”為自己筑起了日后成功的基礎。
1992年,長期躬身于田間勞作,造成腰椎滑脫,宋愛潔不得不從鐘愛的崗位上退了下來。此時,她已年逾半百。
一段短暫安穩的退休生活之后,宋愛潔萌生了創業的念頭:“三十多年忙習慣了,停下來,反而不適應。水面泛舟四平八穩,這樣度過余生可惜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得知襄樊市人民廣場附近有家小面包房準備轉讓。
回家與老伴合計之后,宋愛潔毅然接手了這家面積不過20平方米的面包房。連同“港澳面包”這個店名,一起盤下的還有一臺打面機、一臺油炸機和一個烘烤箱。“走出這一步,從感性上說是一種不安于現狀的沖動,更是為了證明個人奮斗的價值。”宋愛潔說。
創業之初,原材料采購、生產、銷售、配送等事務,都必須靠從未涉足過面包經營的宋愛潔一手操辦。
不會做面包,請前店主留下一個技術員協助三個月。為了讓面包口味更接近市民需求,宋愛潔一邊經營,一邊遍訪上海、廣州、武漢等地的面包名店,虛心討教,鉆研技藝,回來后結合襄樊本地人的飲食習慣和口味,悉心改良。開發出來的新品種,她都要一遍一遍地反復品嘗。
面包講新鮮,當天銷售的面包必須當天制作。那段時間,宋愛潔每天凌晨兩三點起床,加緊生產面包,然后趕在**上學、工人上班之前,把面包送到數十個零售點出售。“有時干脆和老伴一起蹬著三輪車,沿著大街小巷叫賣。從國有企業退休職工變為個體戶,優越感蕩然無存,起初碰到熟人,還會不好意思。”
所幸新出的十幾個品種,都賣得十分紅火。最火的油炸包,每天都供不應求。一時間,人們排著長長的隊伍購買油炸包,成為襄樊人民廣場一道獨有的風景。
連鎖發展成億元企業
小面包房在宋愛潔的悉心經營下,生意日益紅火。一年之后,面包房發展至兩家,開始走上連鎖發展的路子。
三年多后,港澳面包房在襄樊市民中聞名起來。宋愛潔開始考慮新的發展之路。
1995年,宋愛潔正式注冊“妞妞”商標。“妞妞”,英文名“NewNew”,意思是全新的,“人要有新的觀念,新的思路,不斷追求才行,不要坐在功勞簿上。”宋愛潔想。
1996年,宋愛潔在工商部門注冊襄樊妞妞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并在國家商標局注冊了妞妞商標。這時,她把多年積累的38萬元投入了門店的改造和裝修,將人民廣場總店擴大至150多平方米,并增設快餐經營項目。這也是襄樊第一家裝修高檔的快餐店,一時成為年輕人聚會、休閑、戀愛的常去場所。
1997年4月的一天,正當宋愛潔準備甩開膀子大干一場的時候,一紙拆遷令從天而降:人民廣場需要拆遷改造,“廣場店”被責令在一個月內搬遷。
堅強的宋愛潔輾轉難眠:限期一個月搬遷。5年多的辛苦、38萬元的投入即將付之東流。這還不算,店里的30多名員工怎么辦?她們大多是下崗職工,如果店面關了,她們怎么生活?{page_break}
連續三晚,她在市長家門口等候,懷里揣著含淚寫下的求助信。終于,市長被這位老人感動,特批“妞妞”暫緩一個月搬遷。
一個月里,為了尋找合適店面,重新裝修營業,宋愛潔走街串巷,采購裝修材料,因過度勞累患上心臟病兩度住院。
1997年6月18日,新的“妞妞”總店正式營業。開業那天,宋愛潔站在角落里,看著往來的顧客,百感交集。隨后,她又貸款引進面包生產線、月餅生產線,當年產值翻了3番,公司步入了快速發展軌道。2002年,她建立了烘焙生產基地,并在海口建立分公司,2003年在沙市、十堰開設了分公司,2005年在隨州、南陽開設了分公司。
如今,宋愛潔擁有了自己的妞妞工業園,公司成為襄樊市農業龍頭企業,“妞妞”也成為湖北省著名商標;門店發展到90多個;公司由過去的烘焙、餐飲行業擴展到鼎順實業等8個分公司;產品衍生出6大類、12大系列、500多個品種;年銷售額過億元。
60歲攻讀MBA
2002年,60歲的宋愛潔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攻讀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她對老伴說“我覺得花錢學知識合算。企業要發展,必須注重學習和管理。”一年后,她順利通過“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論文答辯。
拿到**的宋愛潔,沒有就此止步。宋愛潔有一雙兒女,兒子劉勇,女兒劉莉。在她的言傳身教下,他們相繼辭去待遇優厚的工作,成為母親的左膀右臂。
2008年,宋愛潔又帶上兒女一起攻讀“國際工商管理碩士高級總裁研修班”課程。由于年齡超過了授課的教授,是班上最年長的學員,她因此成了研修班的“形象大使”。
課堂上有同學調侃:母子同班上課,你們怎么稱呼呀?宋愛潔笑答:“在公司論職務,該稱董事長;在家論輩分,該叫媽媽;在課堂上就論年齡,稱姐姐吧。”
如此成功,又如此這般年紀,為何獲得MBA學位后,還要繼續攻讀“國際工商管理碩士高級總裁研修班”?是趕時髦,還是錢多沒處花?不明就里的朋友們,不止一次地問起。
宋愛潔說,自己學習絕不是可有可無,也不是為了拿鍍金,而是發展企業的需要。作為董事長,如果擁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對于招攬高級人才,提高企業認同度,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最終有利于公司參與市場競爭,同時也是給年輕人和子孫后代樹立終身學習的榜樣。
攜大頭菜二次創業
創業十余年來,宋愛潔吸納1000多名下崗工人就業,還積極參加各種救災幫困助學活動。小到助學治病、扶危濟困,大到修橋賑災、各種公益性募捐,宋愛潔捐出200多萬元。她也相繼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女企業家”、“襄樊十大愛心人物”等稱號。
在旁人看來,宋愛潔已經擁有了一切:財富,名聲,地位和榮譽。但是她的人生字典里,永遠沒有“滿足”這個詞。2006年,宋愛潔計劃開始第二次創業。
“企業越做大,越覺得社會責任重大。一己之力畢竟有限,如何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惠及更多的人群,莫過于授人以漁。”宋愛潔說的“授人以漁”,便是帶動農民種植大頭菜。
大頭菜是襄樊歷史悠久的特產,在襄樊附近的農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種植、腌制。她相信,如果能在未來3-5年內將產值做到3-5個億,這樣就能給成千上萬的農民穩定增加每畝近千元的收入。
襄樊種植大頭菜以宋愛潔曾經工作過的東津地區為盛。2005年,宋愛潔曾在東津聘請當地農戶,種植了數百畝大頭菜。她對農戶提出唯一嚴苛的條件就是:必須在大頭菜的生長周期全程施用有機肥,不許噴灑任何農**。因為化肥種植的大頭菜雖然生長快、產量高但不好吃。農戶由此遭受的損失,由宋愛潔直接補貼。{page_break}
襄樊大頭菜赫赫有名,但傳統腌制工藝是“百年鹵水,三腌五鹵六曬”,一直存在咸度過大、脆度不夠的問題,外地消費者難以適應這種口味。由于上述原因,在崇尚健康飲食的今天,襄樊大頭菜依然只能固守方寸之地。
首批訂單種植的綠色有機大頭菜終于等來了收獲之日。宋愛潔請來專家教授,在傳統腌制工藝基礎上,運用全新配方,一改傳統大頭菜咸度過大、脆度不夠的缺點,研制出麻辣、鮮香、五香、香辣等新口味,并一一為之設計全新的高檔包裝。
一切準備妥當之后,宋愛潔宣布了她的二次創業計劃。可是子女們有些想不通了:“妞妞”從起步開始一直專注于烘焙業,而且正處于事業興旺階段,此時轉投醬品行業,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跨度過大。而且,襄樊本地從事大頭菜加工的企業已經有50多家了。
最終還是老伴劉仕貴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對兒子和女兒說:“你們的媽媽認準一件事情,會全神貫注地投入,我相信沒有她做不成的事情,你們就不要阻止她了。況且這還是一番與民造福的事業。”
終于,兒子和女兒相繼投了贊成票。
要做全球第四醬菜
2007年,“妞妞食品”以200多萬元的價格,收購原襄樊市醬品廠和襄陽縣醬品廠,成立襄樊鼎順實業有限公司,“妞妞”的農業生態項目正式起航。由于兩家醬品廠已破產多年,200萬接手的差不多只是“隆中牌”、“何同昌”這兩個老字號品牌而已。
從此以后,宋愛潔的辦公桌上,就經常擺滿她從全國各地考察收集來的各種口味的“醬菜”,上面貼滿各種手寫標簽。而她也養成了無論走到哪里,參加何種規格的會議,都不忘隨身攜帶、見機營銷“隆中牌”大頭菜的習慣。
2007年3月,宋愛潔帶著隆中牌大頭菜赴京參加“中國女企業家協會年會暨杰出創業女性表彰大會”并發言。在會上,她給參會代表每人發了一包即食大頭菜,并侃侃而談自己的大頭菜產業。來自全國各地的女企業家們對這個“賣大頭菜的老太太”嘖嘖稱贊。
2008年9月,在妞妞中秋月餅新品推薦會上,新工藝生產的“隆中牌”大頭菜首次亮相。隨后,公司開始廣泛收集相關意見,反復改進。在經過一段試銷獲得滿意反饋后,“隆中牌”大頭菜開始規模投放市場,銷售勢頭強勁。不僅打進了沃爾瑪采購系統,還登上了民航班機、火車;上海、武漢、南京、深圳等大城市訂單也紛紛接踵而來。
2010年5月,舉世矚目的世博會在上海召開。“隆中牌”大頭菜,因為獨特的口感,以及亞硝酸鹽含量僅為國標的二十分之一、且未檢測出防腐劑含量,成為唯一通過嚴格審核,在世貿中心協會館展示、銷售的醬腌農產品。
帶著這些大頭菜“遠征”上海的,正是宋愛潔本人。精神矍鑠的她,現在幾乎每隔3-5天,便要親自去一趟世博會,在談笑風生之間,將大頭菜介紹給更多的人。
在宋愛潔的不懈努力下,“隆中牌”大頭菜還贏得了進入世貿中心協會館餐飲中心的機會:腌制好的大頭菜疙瘩被切成絲和片,送進餐飲中心廚房當做配菜使用。
在位于世博園世貿中心協會展館最顯眼處近10平方米的展臺上,加入木碟和木筷等工藝品,大打中國元素牌的“隆中牌”大頭菜禮品裝,更是吸盡國內外游客的眼球。
宋愛潔信心百倍地說:“目前,世界上有三大醬腌菜,韓國泡菜、俄羅斯酸黃瓜和咱們中國的涪陵榨菜,我希望有一天能改寫這個歷史,讓‘隆中牌’大頭菜成為全球第四大醬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