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奧康董事長王振滔的艱難創業史
他曾做過木工,推銷過皮鞋,后來以3萬元起家創辦制鞋廠。23年艱苦創業,他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制鞋企業之一奧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身家60多億元。王振滔的創業史證明了一個中國企業家的無悔人生。王振滔說,這些年來,他的奧康集團之所以能夠有所成就,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堅持了“誠信為本”的企業奧康的發展歷史,確實有不少故事與誠信有關。
1996年的一天,因員工的疏忽,誤將一雙待返修的皮鞋裝箱入庫。檢驗員發現后,立即報告王振滔,他立即嚴令拆包逐雙檢查,絕不讓有瑕點的鞋混包出廠。后來,檢查后發現這雙鞋已經發往湖北商場。聞訊后,王振滔馬上指示發電報,指令有關人員將這雙鞋從湖北追回。直到他親眼見到這雙鞋,確認無誤后,才松了一口氣。
事后有人說,為了一雙鞋如此興師動眾有點小題大做,但王振滔認為:“一雙鞋是小事,但如果造成惡劣影響的話,那就是關系到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因此,絕不能含糊。”
除了千里追鞋外,王振滔身上還發生了兩次剪鞋的故事。
第一次剪鞋發生在1998年。在一次展銷訂貨會上,一位外商拿起一雙奧康皮鞋問:“這是真皮的嗎?”王振滔笑著說:“請放心,絕對是真皮做的。”外商搖搖頭說:“真皮做不出這種效果。”王振滔二話不說,找來一把剪刀,把那雙皮鞋剪開,爾后,遞到外商手中。“先生,你幫我鑒定一下,是不是真皮。”王振滔的舉動讓這位外商很驚訝。在仔細品評一番后外商點頭說:“真皮,確實是真皮!了不起,我要定你們的貨。”緊接著,大批客戶蜂擁而至……
2000年的一天,奧康為國內某著名企業生產了一批皮鞋。因其中一部分商標標志貼得不夠規范,在抽檢時,不少人認為這點小毛病沒關系。王振滔得知后,毫不猶豫操起剪刀,將180多雙高檔皮鞋全部剪毀,并陳列在工業園內,讓全體員工參觀。不少工人為此掉下了眼淚。但王振滔說:“剪掉鞋子,損失的只是幾個錢,但奧康不缺錢,對于奧康來說,最值錢的是消費者的信任,是‘奧康’這個品牌。”
在國內是這樣,在與國外的合作中,也同樣如此。誠實守信不斷為奧康贏得大客戶。
1999年,一位日本客商來奧康實地參觀后,對公司的硬件設施非常滿意。但出于第一次合作的謹慎,他所定的業務量并不大,并強調一定要按期完成生產任務。{page_break}
當奧康如期完成生產任務,正準備裝貨海運到日本時,不巧碰到了臺風期,等臺風過后,離交貨期只有兩天了,海運已無法如期到達日本。本來按照合同,這是出于客觀原因而無法按時交貨的,奧康可以不負責任。但考慮貨物若遲到幾天,可能會使對方有所損失,王振滔當即決定把貨物空運到日本。之后,貨物如期空運到了日本。
這樣一來,奧康的額外費用大大增加了。日方知道后,非常感激奧康這種誠信負責的做法,接下來,把幾筆大業務都放心地交給了奧康,從此雙方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如今,日本已成為奧康在國外市場的最大客戶。
另一件事發生在2003年2月下旬。當時,奧康國際貿易部接下了意大利客商的一筆訂單,雙方談好產品單價為23美金,并簽訂了購銷合同。但在產品投產時,他們發現生產部門在核算成本時,將皮料的價格算得過低,若按實際成本計算,出口價格每雙鞋至少還要增加1美元。當奧康國際貿易部負責人將這個情況匯報給王振滔,并請示是否與外商洽談加價時,王振滔表示:既然簽了合同,就是虧本了,這筆買賣也要做。
意大利客商聽說后十分感動,主動提出在價格上增加1美元,被王振滔婉言謝絕了。他說:“奧康多賺少賺1美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奧康要恪守信用。”這位意大利客商當即決定追加訂單,將原來20多萬美金的訂單一下子增加到100多萬美元,還表示和奧康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王振滔經商的最大特點就是誠信,在他看來,企業的誠信,一要對自己的員工講信用,沒有員工、沒有人才就沒有企業的發展;二要對消費者講信用,如果產品質量不好,消費者不喜歡,代理商不滿意,就無法占領市場;三要對政府講信用,企業成長以后,要公平合理,照章納稅;四要對公司的股東講誠信。
王振滔常用這樣一句話鞭策自己:不怕起點低,就怕境界低。就是靠著對誠信為商這一境界的追求,王振滔為自己贏得一個又一個的顧客,他的成功創業也成為時下最突出的活教材。奧康也因此得到迅猛發展。如今,奧康已榮獲“中國真皮領先鞋王”稱號,年產皮鞋1600多萬雙,年產值超22億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