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期間中國企業倫敦秀 展示中國時尚精神和力量
7月27日,倫敦蘭卡斯特宮,當身穿深鐵灰色中式上裝的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柳傳志捧著一束麥穗,走上一半是水、一半是沙的秀道時,人群中爆出一片掌聲——當然,更多是在場的中國人。
隨后走上秀道的還有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新浪首席執行官曹國偉、信中利董事長汪潮涌、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這幾位中國企業家心甘情愿地成為高級定制服裝制造商依文集團的模特,利用英國政府在奧運期間舉辦的“中國商業日”,在蘭卡斯特宮的花園里秀出“中國時尚”。
怎么說服這些企業家這么“放下身段”的?“不是說服”,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笑說,這是企業家們自己的建議。“以前請大家去看中國國際時裝周時,柳總(柳傳志)和劉東華(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創始人、正和島創始人兼首席架構師)就開玩笑說,這群模特帥不帥?很帥,但最高級的時裝秀應該是有內心力量表達和中國力量表現的。最好的一群模特是我們(這些企業家),在這里。”
7月下旬,夏華作為會員的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組團訪問英國,恰逢倫敦奧運,英國政府亦將中國企業家們奉為座上賓,出席奧運期間十七場商業峰會之一的“中國商業日”。夏華于是想到了曾經的這場對話,何不利用這樣一個國際舞臺,展示“中國時尚精神和力量”?
“我真的非常非常感動,”夏華對記者們說起其他企業家為這場秀的鼎力支持。柳傳志直接保證 “沒問題,你們怎么導,我就怎么走”, 曹國偉、馬蔚華則從其他的會議上專程趕來。
“他們都是中國品牌的創造者,都知道品牌創造有多么不容易。”夏華認為,正是這樣一種惺惺相惜的情結,讓她在推進品牌國際化的道路上,多了一些陪伴。
或許,這些企業家們愿意為依文走秀,正是他們表達欲望的抒發。中國企業走出去,在海外進行高影響力的投資并購,時間已經不短,但中國企業家們卻鮮能走出去,讓世界真正理解他們的人生體驗。中國的企業和企業家們,往往成為西方眼中中國經濟崛起這個時代大主題的注腳,但似乎沒有多少人去過問這些人的思考和野心、他們既為中國形象代言又受制于中國大環境的這種矛盾性的張力。
此次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的英國行,這種表達欲是按耐不住的。從俱樂部成員積極地接受中英媒體的采訪、參訪英國企業時懇切的對話,都可以看出。中國企業家,特別是民營企業家們有一種“憋屈”。
正如柳傳志回應關于美國議員提議燒毀中國制造的美國奧運隊服時說的:“如果我見到這些美國議員,我會問他們,你們知道嗎?這些隊服都是中國民營企業制造的,國企早不做服裝了。你們了解中國民營企業是在怎樣的條件下、通過怎樣的奮斗才有今天?”
“每個品牌都有它自己寫歷史的愿望。”夏華說。她深信以中國文化和歷史為積淀的中國設計,會贏得世界的青睞,她說依文身上有“用自己別致的方式去講述中國文化的故事、贏得世界的尊重”的使命感。“我覺得全世界現在對中國文化確實有所期待”,她說,“我們成為先驅的可能性很大,而不是先烈。”
她的策略就是利用這樣的高端場合,先去影響一批能影響世界的人:商界精英、政壇要員。她打算在今年冬天就在倫敦開啟第一家依文的設計工作室暨專營店,出售價格可比阿瑪尼(Armani)的高級定制時裝。
{page_break}
這種野心的可行性讓很多人都會存疑。一個連在中國知名度都不算太高的品牌,直接挑戰西方高端消費人群的消費偏好?但夏華做好了受到冷遇的心理準備。她舉了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的例子,“他們三十年前來到西方,那時西方沒有人知道日本文化,所有媒體是打了一個叉,甚至說滾出去。”但一批日本設計師堅持留下來,30年過去后,日本設計已經在國際時尚界有了一席之地。
“不要急,要撐得住,耐得住。”夏華說,她給了自己和依文五十年的時間。
在夏華看來,中國高端時尚業能夠走出一條不同于西方高級奢侈品服裝的道路。“路易威登的價值可能在于它150年的歷史,但歷史的時間價值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能內心去接受,你說值了就值了。”她說,“但中國工藝的價值是有實實在在呈現的,可以傳承和保留的。”她說自己的一位歐洲顧客就曾對她說,購買他們的服裝“太值了”,因為僅僅是那枚由中國老工藝師精心雕琢而成的玉紐扣,就可以傳給自己的兒子、孫子。
對傳統工藝的傳承和彰顯,正是依文要實現高端價值的核心競爭力。夏華認為,中國制造業正是因為還沒有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特質和特色,所以才未受到世界足夠的尊重。相比之下,意大利等國的制造之所以受到認可,正是有這種不可替代的驕傲。
五年來夏華在爭取與國外原料和制造供應商的合作中,對此感觸頗深。“現有的 147家國外的原料工廠和制造商,我是一家一家地帶著尊重去敲開各個工廠大門的,他們很驕傲,因為他們的工藝非常特別,每年的產量有限,不可能隨便幫你代工,要對你進行將近一年的考核,才開始答應給你代工。”夏華說,她認為中國時裝業也要有這樣的夢想,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工藝,讓世界奢侈品來登門尋求合作。
“我覺得中國制造業的品牌到了一個必須用心雕琢的時代。中國最有可能在制造業產生一些非常好的品牌,而不是零售品牌。消費者可能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是全球的奢侈品追蹤你、尊重你,希望你成為他的合作伙伴。”她說。
說起國際化的路線圖,夏華認為,首先應該是全球供應鏈和人才國際化的整合,做到這兩者之后,市場的國家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此過去五六年里,她在全球范圍內尋找高質供應商、組建一只由多國年輕設計師組成的設計團隊,讓他們與中國的老工藝師們磨合,為的是能“在國際語境下講出中國文化的獨特故事”。
而讓許多國際品牌頭疼不已的知識產權問題,夏華說她并不太擔心。“這是青春期的煩惱,很快會過去。”她也遇到過國內的仿制,但與其“打假”,她的策略是,把仿制者發展自己的下線代理商,“畫一個更大的圓把他劃進來,用這樣的手段化敵為友”。
夏華認為這才是當前經濟發展階段更適合中國企業的管理哲學。“這一輪中國經濟,不是抱團取暖,是送衣取暖。沒關系,你要什么我可以送給你,我們一起創造更大的價值。”她說,“我覺得誰可以最大限度地點燃別人,就能最大限度在中國成就事業”。
{page_break}
目前依文的主打品牌“Eve de Uomo”“Eve de Cina”,仍是意大利語的表達,旗下的幾個品牌包括“諾丁山”(Notting Hill)、“凱文凱利”(Kevin Kelly)和“杰奎普瑞”(Jaques Pritt),也都是“洋文”。夏華說她會使用宋體的“依文”二字作為國際品牌標識,因為“依”代表了人和衣服,“文”代表了文化。
但要找到既讓外國人能輕易辨識和記住,又能精準傳達出獨特中國內涵的表達方式,是依文要躋身國際一線品牌還需補上的一課。當他們今年晚些時候在倫敦西區的諾丁山開出第一家商店的時候,或許也還需要確保自己的“諾丁山”品牌不會違反當地地理標識相關規定。
中國商業日上的這場秀,也似乎沒有在英國媒體中引來什么報道。中國品牌和中國的企業家們,都還需要學習和練習適合西方社會的市場宣傳方式,在找出更有獨到之處的中國方式之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