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設計師——Derek Lam
越來越多的人會在談論品牌的時候提到DerekLam這個屬于中國人的名字,不只是在中國,即便是在紐約,DerekLam創建的品牌DerekLam也被評為最hot的品牌之一。而設計師DerekLam也成為繼安娜蘇、王薇薇之后在時尚界頗具影響力的又一位華裔設計師。
日前,DerekLam現身半島酒店豪華套間,親身解說其副線品牌10CrosbyDerek Lam度假系列時裝秀。他與美國亞馬遜旗下時尚購物網站Shopbop.com合作,使SHOPBOP成為該副線品牌在中國網絡發布的首發站,時裝秀后,他與在場數十位時裝編輯一一握手,謙恭有加。
吸引頂級品牌的目光
出生在加州舊金山的DerekLam會說一點粵語。他是華裔家族第四代中最小的孩子,父母均為香港移民,在美國從事亞洲服裝進口生意,祖父母開著一家婚紗服裝廠,小時候的Derek喜歡和工廠里的裁縫們坐在一起,看他們制作婚紗。
1990年,Derek從紐約著名帕森斯設計學院畢業,幸運地在MichaelKors得到了第一份工作,一干就是12年。2002年,Derek Lam與他的商業伙伴兼男友Jan-HendrikSchlottmann一起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得到大百貨公司Barney’s和BergdorfGoodman買手的關注。2004年,Derek Lam贏得了EccoDomani時尚基金會頒發的新人獎,以及CFDA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大獎的提名。2005年,他又贏得了CFDA頒發的最佳新人獎。
Derek Lam出色的表現自然吸引了不少頂級品牌的目光。在為TOD’S設計的運動系列服裝大獲全勝后,這個意大利皮具世家與他展開了長達6年的合作。
粉絲團包括布什的女兒
“亞洲設計師在形式上、功能上有獨具一格的品位,而且對顏色有非常獨特的選擇,”紐約設計學府帕森斯設計學院時裝設計系主席TimothyGunn在接受《時代》雜志采訪時表示,“現在全球都在迷時尚,而他們的文化背景,為時尚界注入了真正多元化的設計。”
喜歡穿白襯衣的DerekLam,氣質如同他的作品般干凈清爽、溫和內斂。他的設計沒有過分的夸張、裝飾,線條流暢而高雅,可穿度極高,連布什總統的女兒Barbara Bush也加入DerekLam的粉絲團中。
“我熱愛旅行和中國菜,還有創造力,沒有這些我就活不下去了。書和音樂也是我無法割舍的東西。我特別喜歡看PeterTaylor的小說,音樂方面我比較喜歡古典的那種,我愛貝多芬的音樂。”
近年來,Derek Lam每年都會來中國出差。此番來上海,他感慨上海女孩難以置信的會打扮:“有天在街上我看到一個穿夾克的姑娘,我覺得我就是為這樣的女孩設計的。”此前,他曾把16款設計洋裝放在eBay上,請粉絲們投票選擇出自己的最愛,一度成為今年時尚圈最熱門的話題。
{page_break}
他不會把明星名人當做繆斯女神,他會更多考慮到真實的人,而不只是走紅毯的明星——在這樣紛亂奢華的時代,DerekLam始終保持著一份內斂和清醒。
“婚姻讓我變得更放松”
2012年,對于華裔設計師Derek Lam(林健誠)來說非同尋常。6月21日,他與交往多年的男友Jan-Hendrik Schlottmann在紐約完婚,發布了正式的結婚通告,向世界宣告了他結婚的喜訊;11月初,Labelux集團宣布將旗下Derek Lam品牌出售給品牌創始人Lam和Jan-Hendrik Schlottmann。
記者:為什么選擇這樣的時機進入中國?
Derek Lam:中國奢侈品購買力在起步階段,發展速度驚人,原來中國人都喜歡一線歐洲品牌,現在越來越喜歡有個性的設計,需要更多的新品牌而不是大品牌,我認為這是個好時機。
記者:有些大牌衣服往往代表了緊繃和不自在,你的設計卻強調放松舒適,為什么?
Derek Lam:我們設計衣服不是為了讓別人買,而是為了讓自己也想買,所以舒適是最重要的。
記者:聽說你和AlexanderWang、Tom Ford是好朋友,你覺得華裔設計師近年來在紐約時尚圈受歡迎的原因是什么?
Derek Lam:勤奮吧,做時尚就需要這樣的勤奮。美國人對于華裔有更快更努力的期待值,他們認為這就是你們的文化,中國人有特殊天分。
記者:婚姻對于一個設計師來說會有多大的影響?
Derek Lam:結婚這件事對我的設計生活沒有改變,但讓我對于合作的認識改變了很多,這樣的關系讓人變得更加放松,我覺得這樣的改變非常好。
記者:不久前Labelux集團將Derek Lam品牌出售給你們,作為品牌創始人,你們在收回自己的品牌后會有怎樣的計劃?聽說你和TOD’S的合同已經終止了?
Derek Lam:是。我們需要自由和空間,可以全神貫注集中到自己的品牌,百分百擁有自己的公司,10年了,我希望品牌能到一個新的層面,對個人而言,會有非常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