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夢幻服裝設計師羅崢
羅崢,在深圳創辦了屬于她的時裝公司。十年間,她以其對時裝設計的激情和不凡毅力,創立了高級服裝品牌歐柏蘭奴、高級新概念禮服品牌西羅直覺、高級訂制禮服品牌西羅夢幻三個時裝品牌,以與眾不同的設計作品拿下了一個又一個時尚大獎……
最終選擇原始的夢想
羅崢,1970年6月出生北京,后隨父母定居于深圳。母親是搞藝術的,自小羅崢就在芭蕾舞的靈動飄逸和古典音樂華麗的音符熏陶中長大,自小就特別喜歡漂亮衣服,對美的東西特別敏感。
10歲那年,羅崢憑著自己獨特的審美觀為自己設計了一條鵝黃色的小禮服裙,當她走在街上時,引來很多帶著小孩的媽媽的注意,她們詢問購買這種裙子的地方,贊美的聲音讓小羅崢充滿成就感。這條第一次給自己設計的禮服裙,注定了羅崢的人生與服裝結緣。
但在考大學的時候,母親卻要求羅崢報考當時的熱門專業——金融貿易。在深圳大學金融專業畢業以后,羅崢先后在廣告公司和平面設計公司做過幾年。那幾年,她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1996年,羅崢最終還是選擇了原始的夢想,在深圳創辦了歌蕾絲時裝公司,并開創女裝品牌OMNIALO(歐柏蘭奴),擔任董事長兼設計總監。當時,國內的女裝款式十分單一,羅崢知道女性對美天生就有追求,為了滿足那些和自己一樣追求美和時尚的女性,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羅崢為這個品牌付出了巨大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歐柏蘭奴在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深受廣大知性女性的青睞。
對完美的追求帶來至高的榮譽
作為一個時裝商,羅崢無疑是成功的。但生性浪漫,不斷追求的羅崢卻不滿足于只做一個時裝商,她要在設計領域里創造另一片輝煌。
羅崢沒讀過服裝設計專業,但自小在芭蕾舞和古典音樂的藝術氛圍下長大,濃厚的藝術氣息滲透到了她的每一個細胞,彌補了她設計技巧的不足。西方藝術,讓羅崢的設計作品充滿了西方的唯美與浪漫。
羅崢,絕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每次做設計,她都睡在辦公室里,盡管身體極度疲勞,但她依然堅持認真地設計和完成作品。她對美苛刻到不容許一丁點的錯誤,哪怕是顏色,一些小細節的偏差,她都要求重新做。她說,“出來的效果就要跟我想的是一樣的,美貫穿著我的作品!”
2002年國際時裝周,羅崢作為設計師正式進入公眾視野,并憑著一組名為“炫舞”的時裝獲得中國十佳設計師第一名、中國十佳設計師專業獎、中國最佳女裝設計獎等多項大獎。
2003年中國國際時裝周,羅崢又以唯美和浪漫的歐洲古典主義風格設計作品,在時裝周上獲得了美國諾帝卡集團的最高創意大獎白金獎。羅崢是第一個拿到此獎的中國設計師,這給了她很大的鼓勵,她知道,這個獎已經意味著她這個半路出家的設計師得到了時裝界的肯定。隨后,羅崢更有幸應邀到法國巴黎盧浮宮舉行“時尚中華”時裝發布會,在當時,她是中國第一個赴盧浮宮舉辦時裝發布會的設計師。當看到臺下的法國總統夫人和時尚界著名人士對她豎起大拇指時,羅崢感動地掉下了眼淚。
2004、2005年,她又連續兩年將“中國最佳女裝設計師獎”收入囊中。
2006年的中國時裝周上,羅崢的出色作品又為她拿下了代表中國服裝設計最高獎項的“金頂獎”。羅崢的事業像井噴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將民族傳統藝術與國際時尚文化完美融合
這些年來,當羅崢發現國際時裝舞臺上缺少中國設計師,當她看到其他國家的設計師眼神中所流露出的驕傲時,一種民族使命感不禁涌上心頭,她說:“中國設計師在國際舞臺上應該要有一個席位!中國應該要有自己的設計大師!”
是的,中國有泱泱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歲月的積淀讓中國的每一種藝術都富含著濃郁的民族風情,它屬于中國,更屬于世界。作為一名中國設計師,羅崢認為,她有必要將中國文化傳承下去,她要用服裝作為載體,把中國文化呈現到國際舞臺。
于是,懷著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尊敬,羅崢以其準確的判斷力和敏銳的意識觸角,利用后現代手法,把扇藝、中國花鳥、舊上海煙火圖、景德鎮青瓷,甚至是中國的戲曲圖這些中國元素巧妙地結合起來,設計出一組組與眾不同的、充滿中國味道的時裝,獲得時裝評論界的一致好評。
現在,羅崢除了做設計外,還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中國古老文化藝術的機構,她希望用這些不可再生的藝術資源作為元素,設計出更多成功的作品,把中國的藝術呈現給全人類。同時,她也在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著其他不同風格的設計師,跟她一起形成一個群體力量,在國際舞臺上共同展示中國設計師的精彩。
商業與設計在平衡發展
談到商業的經營和時裝的設計,羅崢說有時候她內心會感到矛盾。追求市場效益,有時候便意味著放棄出眾的理念,設計變得平庸。但羅崢是一個喜歡自由、隨心所欲、沒有心機的人,在商業經營和設計方面,她說她更注重設計,對設計,她決不妥協。
但同時,羅崢明白商業操作與服裝設計相比,要遵循另外一種不同的規律,要與人打交道,有時候甚至要違背自己的原則。每當遇到這種情況,羅崢會感到痛苦,但好在她有種平衡力去平衡兩者的關系,因為她知道,要把商業經營好,在市場上把基礎打好,然后她才能通過這個渠道,把作品呈現給大家,才能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她說:”贏利是手段,不是目的,是通向理想的過程!”
到現在,羅崢在名利雙收的同時,她也依然不時回過頭來,看看自己所走的路與當初的想法是否有偏移。她心中念念不忘的,還是她的理想。
2009年3月,她說:“如果一個設計師只顧追求名利,那么這個設計師的作品是難以支撐長久的!成功的設計師必須對美有種追求和向往,讓人生的奮斗更有境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