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綸纖維趙丹青:口罩市場待行業標準出臺
事實上,口罩并非康綸纖維的主業。“我會把綠盾做好,但這不是一輩子的事業,遲早會隨著霧霾一起成為歷史,我也不希望這個時間太長。”趙丹青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時說。
從2011年開始,北京持續的霧霾天氣,讓公眾熟悉了PM2.5這個名詞,趙丹青的目光不時也投注到北京上空。2012年9月,第一批綠盾PM2.5口正式罩上市。在持續的霧霾天氣影響下,口罩一時成為各大城市的搶手貨,北京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戴著口罩的人。在去年“兩會”期間,首都交警最終決定正式佩戴綠盾口罩上崗,這款外觀與傳統口罩并無多大區別的口罩,僅首都交警就一次性采購10多萬只。
趙丹青的公司因此受益,2012年,康綸的總收入超過7000萬元,其中紡織纖維業務收入5000萬元,而口罩業務超過了2000萬元。
據其透露,截至2012年底,綠盾口罩出貨量為150萬只,2013年達到650萬只。從第一批口罩下線至今的兩年時間,已經出貨的口罩超過1000萬只。
口罩大賣,也帶動了各種各樣的企業參與進來,整個市場出現了良莠不齊的情形。國家勞防檢測中心主任楊文芬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空氣污染防治工作需要標準先行。口罩市場井噴,引來眾多商家入市,大量山寨假冒產品充斥市場,可謂亂象叢生。民用口罩性能除了過濾性、透氣性等指標,衛生抗菌性能也應該引起重視。
記者了解到,有些品牌從外觀設計、產品介紹上模仿甚至抄襲知名品牌,還有一些打概念牌,其產品根本不具有防護PM2.5的功能。更有甚者,生產假冒偽劣產品。
趙丹青表示,沒有統一的標準,給消費者的選擇帶來極大困惑。“民用口罩標準尚未出臺,用工業標準衡量民用口罩顯然是不科學和不恰當的。沒有標準就很難肅清市場,保障消費者利益。”楊文芬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