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河: 堅持不懈終成中國硬殼旅行箱老大
都說溫州人是東方的猶太人,電視劇《溫州一家人》的熱播,讓人們更多地了解了溫州人創業背后的艱辛,“當得了老板,睡得了地板”,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了解其中的酸甜苦辣。
徐河就是這樣一位溫商,他永遠不甘于現狀,以幾臺土機器起家,隨后離開箱包發展相對成熟的溫州,來到硬箱一片空白的平湖,在經歷了連年虧損后,終于扭虧為盈,如今公司已經穩定,他卻在積極思考轉型。
記者:您家有3個哥哥、3個姐姐,請問您小時候的家境如何?這段經歷對您有什么影響?
徐河:小時候家境很不好,我出生在溫州瑞安的一個村子里,父母都務農,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溫州山很多,我們全家9口人,只有1畝地,常常沒飯吃。
家里供我到初中畢業,我沒再繼續念書,回到家開始務農,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干了四五年。其實,在改革開放前,溫州的經濟一直不好,大家都窮,“窮則變,變則通”,改革開放后,溫州人開始做生意,從最小最不起眼的生意做起,彈棉花、補鞋子等等,走南闖北。1985年,二十來歲時,我也做起了生意。
那時候的瑞安有條街,街的兩邊都是貨攤,我們稱之為“走、私場”,因為那兒的貨都是“走、私”來的,我從“走、私場”里進臺灣來的手提箱包再賣出,一個公文包能掙幾十元。
那時候很艱苦,早上4點多就要起來進貨,晚上睡地鋪,還要躲著稅務人員。就這樣做了5年左右,積累了30多萬元的資金,也奠定了我今后的方向。
記者: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做箱包的,那時的市場環境如何?
徐河:1992年,我和我大哥合伙,在瑞安的一個村子里找了3間房子,成立了“奧田利箱包廠”,開始生產硬殼手提箱,這是瑞安市的第一家箱包廠。
那個地方離瑞安市區有15公里,不通汽車,進出除了拖拉機,只有靠自行車或雙腳。
我們用的機器很土,工人有二十來個。那時候什么都不懂,突然有一天,稅務人員上門,要求我們交稅,我們甚至不知道開廠是要交稅的。
1996年,我們的新廠開業,申請了“華獅”品牌,做拉桿箱,直到退出時,業績都不錯,每年的營業額將近5000
萬元,在箱包行業的排名也比較靠前,價格能比別家貴上二三十元。
記者:既然您在溫州發展得很好,為什么會選擇來平湖?
徐河:當時,平湖正在招商引資,一個在平湖做企業的朋友為我們介紹了這里,我們覺得各方面都挺合適,也就決定在這兒發展了。2005年,平湖的“銀座”正式投產。
當時,溫州的箱包行業已發展得較為成熟,溫州那兒硬箱較多,但嘉興地區,只有“天天”牌箱包是硬箱,其他都是軟箱,而那個時候,“天天”已經倒閉了,可以說,在平湖,硬箱領域是片空白。
記者:初到平湖,“銀座”的經營狀況如何?
徐河:剛到平湖的時候,很不適應,在溫州,產品大多是內銷,但到了平湖,大多是外貿。但外貿這一塊,我們完全不熟,也沒有客戶,因此,從2005年至2009年這幾年中,我們一直在虧損,虧損額一度達到2000萬元左右。而且在建廠房時,包工頭卷了200多萬元逃跑了,又給我們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客戶是需要慢慢培養起來的,通過外貿公司和做軟箱的平湖朋友的介紹,到2008年下半年,客戶慢慢多了起來,這時候,我的心里就有底了,再加上從2008年開始,硬箱流行起來,我知道,公司會逐步盈利的。2010年,公司終于開始盈利了。
即便是在虧損最嚴重的時候,我也從沒想過放棄,溫州人可能天生就有一種永不放棄的精神。但這也不是盲目自信,我對這一切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即便是一家完全成熟的公司,換了個地方,換了種貿易模式,起先也肯定是虧的,總有一個適應期。2010年前,公司雖然都不賺錢,但想入股的人依然很多,大家對這片市場都很有信心。
記者:“銀座”以外貿起家,但面對現在外貿形勢的下滑和產業轉移,您認為應該如何拓展更廣闊的市場?“銀座”的未來在哪里?
徐河:我們原來一直是主打外貿的,但2010年,我們確定了發展內銷的思路,2011年正式實施。
當前中國,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不少外國廠商都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至越南等地,留給我們的利潤空間也越來越小;再者,一味依靠外貿的單子,渠道太單一,如果有一天,外商不把單子給我們,我們只能坐以待斃。
另外,國內市場其實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但卻沒有好好利用,可開發的潛力還很大。根據目前的數據來看,每年外出旅游的人數都過億,未來中國的旅游業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要出行,必定要有個旅行箱。還有每年都有大學生要拖著旅行箱去上學,送禮也越來越多送旅行箱了。據統計,中國每年的旅行箱銷售量達到1.5億個。
目前,國內市場占我們銷售總額的20%。我們的目標,是在不久的將來把這一數字提高到60%。
記者:您將如何開拓國內市場?
徐河:總體來說,就是樹立品牌。在全球經濟不景氣時,旅行箱的銷售狀況也受到了沖擊,但是一些名牌箱子,例如新秀麗、外交官等,基本都沒受影響。為此,除了定位于中高端的“銀座”,我們申請了另一個商標——“阿爾卑斯”,定位于高端。
在具體打品牌方面,我們會采取線上線下同步的方式。線上,我們有專門的電商團隊在管理,連年在天貓的品牌排名不斷上升,目前保持在前五名。
線下,則聚焦于三線城市、縣城等小城市,要成為當地能買到的最高端的旅行箱包品牌,這樣無論是他們自用或是送人,都能感到有面子。我打算在大城市的高鐵站里設點,在那里肯定虧本,但它的目的是形象展示,給游客留下印象。這樣,顧客回到自己的小城市,發現小城里也有大城市里賣的箱包,自然樂于購買。
但是,就像初到平湖時的情況一樣,盈利是需要一個過程的,直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內銷還未盈利。
記者:您打算通過何種渠道發展內銷?
徐河:無論是線上或是線下,我們現在都是通過分銷商的模式來發展,未來也將延續這種方式。目前,我們的分銷商共有200個左右,但真正做得好的,不足30個。
做我們的分銷商,特別是線上的分銷商,幾乎不用承擔任何風險。庫存由我們來負擔,貨直接從我們這里發,產品的任何售后服務,都由我們來解決。去年,我們的庫存就達到了7000萬元。
記者:“銀座”的電商從無到有,到如今天貓排名穩定在前五,您能否和我們分享一下做電商的經驗?
徐河:我們是從2011年8月開始做電商的,那時還沒有天貓,只是普通的一家淘寶店,短短11個月的時間,就從零做到了兩皇冠,這個成績在整個行業中都是數一數二的。今年8月份,我們賣掉了2.6萬個箱包,最多的時候,一天就能賣出三四千個。
我們都是半路出家做淘寶的,對此一點都不專業,說到經驗,只能說“踏實”。售后一定要及時跟進,箱包多了,難免有個別損壞,若是零件壞了,我們第一時間寄出并教消費者如何更換,即便是線下的實體店,我們也有此服務,真正做到了“全國聯保”。
下一步,我們要多渠道發展,將產品大力推廣到京東、蘇寧易購、阿里巴巴等眾多B2C、B2B的網站上,還將在面向外國人的網站上上線。
記者:聽說您是平湖箱包城的股東,您認為箱包城對于平湖來說有什么意義?
徐河:廣州的箱包很有名,因為它有花都箱包市場,河北的箱包也很有名,因為它有白溝箱包批發市場。我們的地理區位優勢不亞于這兩個地區,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平湖的箱包產業發達,但相應的配套市場卻不健全,如果有了箱包城這樣的綜合性箱包市場,那么我們的生產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原來打個樣要半個月,若配套齊全,只要1天即可完成。
箱包城所帶來的規模效益,能輻射整個長三角地區,對長三角地區的箱包行業帶動很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