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繼鴻:互聯網在破壞服裝產業規則
在電商大行其道的當下,年銷售額約10億元的例外服飾并未介入互聯網營銷。毛繼鴻直言,在商業體系商業規則尚不健全的情況下,互聯網的介入,破壞了產業規則,帶來不正常競爭的隱患,可以導致企業疏于管理品牌和產業創新。
談及商業規則的不完善,毛繼鴻舉例指境外奢侈品進入中國,國內的商場因其品牌大就給予各種福利如免單或是裝修,“甚至是拿著從國產品牌賺回來的錢去養活這些國際一線品牌,而國際一線的銷售其實主要還是在國外。”又比如很多國內品牌,因為人力以及其他成本上升,面臨轉變價格方式的問題。
他認為,中國品牌要強大,必須從品牌管理和創新做起。然而,一味依賴互聯網對此并未幫助。
“我們一窩蜂的去追求所謂的快速、互聯網、互聯網經濟等等這些形式,它其實并不能解決問題的本質。在所謂的顛覆式的創新(互聯網)這樣一個名頭下面,他們(服裝企業)不會把更大的力量放在創新上面。”
毛繼鴻認為,電商目前還是一個紅海,服裝企業進入電商追逐商業排名。在通過互聯網實現銷售快速增長的同時,同一個品牌的實體店往往幾個月的銷量都會受到影響,這是“虛假的繁榮。”市場本身規則不完善,互聯網又導致市場更加混亂。
逆流而上的毛繼鴻,近年來,在例外實體店以及由其創辦的方所書店上投入巨大。
例外去年開業的上海衡山坊項目,就是他希望線上消費者回到線下去重新體驗實體店而做出的一種嘗試。例外在這處復古商業地產拿下兩幢別墅,舉行跨界合作的展覽。而在廣州開業兩年后扭虧為盈的方所,又已經在成都開設了四千平米的分店,并繼續籌備重慶新店。
但是,毛繼鴻也表示,例外并非完全拒絕互聯網。
“我其實并沒有拒絕它,就是說大家怎么去用好這把雙刃劍。從經營者本身來講,你得知道你要維護什么樣的價值,像我們這個產業,真正需要的不是行銷模式,而是真正學會做衣服,認認真真的去做品牌,認認真真的在產業當中去建立自己的競爭力。”
他強調,政策制定者應該盡快出臺相關法規,規范互聯網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