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時裝設計的女裁縫——金旭雯
在金旭雯的印象之中,在那個年代里,金華幾乎是沒有成衣買的,每家每戶都是量體裁衣,可選的款式也是寥寥無幾。自學縫紉,一本《上海服飾》讓她成了潮流風向標。
金旭雯是金華本地人,她的母親在金華布廠工作多年。1980年,17歲的金旭雯頂了母親的工作,來到金華布廠當了一名質檢員,專門負責檢測廠里生產的白坯布是否合格。
職工的生活三班倒,空閑時候比較多。年輕的金旭雯無處打發時光,便想著去碎布市場買些碎布做些衣服穿。“以前的碎布市場,沒有固定的地點,都是小商販挑著擔子過來賣,碎布不按米算,論斤賣。”金旭雯一家原先住在當時的五百灘附近,每天早上金龍橋下的一條路,都會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攤販,頗有些集市的味道。上班路上,金旭雯就會挑幾塊好看的碎布買走。
“那時候家家都有縫紉機,女性也都會點手工活,不過都不太精通。”為了學習縫紉技術,金旭雯到新華書店買了幾本與縫紉有關的書,開始自學起來。
或許是對縫紉有天賦,漸漸地,金旭雯已經不再滿足于制作街上隨處可見的同款式衣服,而是將目光轉向了潮流一線。當時金旭雯很喜歡看一本名為《上海服飾》的時尚雜志,這本雜志不僅從發型、服裝、飾品等內容全方位介紹了當時的潮流風向,書中還有幾頁幾款服裝的裁剪圖或是毛衣的說明圖。為了這幾張圖,金旭雯幾乎是每期必買。
因為服裝款式大都來自上海、北京等地,在金華這個小城市幾乎見所未見。因此,金旭雯按照書上款式打造出來的衣服,穿出去件件賺足別人的眼球。布廠里女職工不少,看到金旭雯穿的衣服喜歡得不得了,都稱她為“潮流風向標”。看到好看的,就托金旭雯也幫自己做幾套。
都說女人的衣柜,永遠少一件衣服。但對于動手能力極強的金旭雯來說,這個問題卻從來不是問題。年輕時,在金華布廠上班的她就能照著時尚雜志做出當時最流行的服裝,成為廠里的潮流風向標。33歲后,她又半路出家開始制作舞臺服裝,從模仿到獨立設計,她的才能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