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昆的家庭生活其實并不簡單
在2015年3月到8月,麥昆的“野性之美”展覽在倫敦的Victoria & Albert博物館開幕,展覽預定了600本麥昆的傳記將陳列在博物館中。而就在開展前的兩周,出版商被告知博物館不會進貨了。
原因正是Wilson在書中披露了McQueen曾是兒童性虐待的受害者,他有吸毒的習慣也是HIV陽性攜帶者。他曾在幼年時被兩個人性侵,一個是姐姐Janet的第一任丈夫Terence Huyler, 另一個是他的老師,傷害從麥昆九歲時就開始了。這些都讓Wilson感到震驚,而品牌方則認為某些真相不適宜公開。
“公司不要和這本書合作。“Wilson曾這樣告訴《時代》雜志,麥昆品牌現在是開云集團的子公司。
然而這本書還是在今年順利出版,在亞馬遜上的讀者評價來看,《Alexander McQueen:Blood Beneath the Skin》表現不錯,打分評級都是四星和五星。
”寫麥昆最好的書。”一位讀者在亞馬遜上留言到,“資料豐富、語言優美,讓人愛不釋手。”
這本美國版的《Alexander McQueen:Blood Beneath the Skin》,Kindle價為14.99美元,約合人民幣96元;紙質版16.84美元,約合人民幣107元。
寫麥昆(Alexander McQueen)的書不少,但Andrew Wilson被稱作第一個與麥昆的家人合作愉快的傳記作者。
又一本寫麥昆的新傳記于9月1日在美國發售了,書名為《Alexander McQueen:Blood Beneath the Skin》,(《亞歷山大-麥昆:皮膚之下》)聽起來有點陰暗,也有點瘋狂,就和麥昆標志性的骷髏頭一樣。
從Dana Thomas的《眾神與國王:亞力山大·麥昆和約翰·加里亞諾的興衰》到Judith Watt的《亞歷山大?麥昆》,作家們爭相挖開這位天才設計師生活的點滴。他的人生有些神秘,如果他像山本耀司一樣多寫寫文章或是也出兩張音樂唱片,也許我們就能夠多走進他的精神世界一點。
然而并沒有這些,沒有日記也沒有跨界的嘗試。此前的傳記多從和他合作過的模特、時尚雜志編輯、買手、攝影師等等的評價中誕生,我們在Kate Moss等名人的只言片語中拼湊出了對他的靈感和工作環境的解讀。
其實Andrew Wilson寫的這本新書和Judith Watt的《亞歷山大?麥昆》一樣,講述的是麥昆從出生于東倫敦出租車司機的貧寒之家到最后自殺身亡的40年短暫生平。當然,其中描寫他依賴藥物、且因性別、愛情、設計靈感和工作壓力而造成的精神問題也是主要部分。但在這本書的英國版于今年上半年在英國率先發行后,人們似乎都注意到了它特別的地方,那就是麥昆家庭在寫作過程中的參與是空前的。
“Wilson是第一個受到麥昆的家庭祝福并合作的傳記作家。他在敘事中穿插進許多麥昆前同事、學生、朋友、性伴侶等等人的訪談,不斷地提醒我們麥昆卓絕的想象力,即使整部書依然充斥著憂郁和野性,但可以改變我們以往看待時尚的眼光。”金融時報這樣評論到。
而《每日電訊報》則說:“Andrew Wilson的心血之作帶我們毫無畏縮地注視著麥昆為想象中的詩意付出的代價。這本書初看像是’受到麥昆家庭支持’的粉絲書,但其實它是可讀性極強的調查資料也十分豐富的著作。“
在該書的第一章,作者就展示了麥昆的母親Joyce McQueen和麥昆的哥哥Michael McQueen的諸多描述。他們一起講述了麥昆父親早逝、如何在母親的照料下艱難成長的故事。這忽然讓2010年,麥昆是因母親去世而憂慮過度才自殺的猜測更加可信。
同時,書中不斷書寫著Lee McQueen的名字,Lee是麥昆的親朋好友愛叫的名字,而除此以外,這世界的剩下人只熟知Alexander McQueen這個名號。Wilson希望能用更真切的方式來書寫麥昆的一生,而不是用那些可怕的抑郁癥和精神世界的渙散來驗證其作品的出色。
《Alexander McQueen:Blood Beneath the Skin》還著力描繪了2000年,麥昆在倫敦的廢棄巴士車廠做的那場名為Voss的秀。Voss被稱為麥昆最好的秀之一,它看起來更像一個裝置藝術展,大片的鏡子,頭上胡亂纏著繃帶的女孩,穿著各種貝殼、海產元素的衣裳,她們在走過鏡子時會戰栗地撕扯繃帶,有時還會呈現出機械式的動作,令人毛骨悚人。背景音樂充滿了茲茲的噪音,頻率不斷調快,光看視頻已經讓人很難受了,別提當時在現場的觀眾們。
直到現在還有網友在Youtube的Voss視頻下留言詢問:“那個黑暗的盒子里到底有什么?”所有人都好像被帶入了情景,變得分裂又興奮。最后盒子打開,里面是一個帶著呼吸器的裸露胖女人,還有幾百只飛蛾忽然沖向空中。
不過,雖然有家人的配合,這本書的寫作卻并沒有得到麥昆品牌方的支持。2015年,The Times發表的文章就披露了Alexander McQueen時裝品牌正在刻意疏遠麥昆的“黑暗天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