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服”中國該有的主流服飾
“世界上許多國家、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國服”,例如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服、越南有奧黛、印度有紗麗…”昨天,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東營市蜜蜂研究所所長宋心仿建議,國家相關領導和主管部門應引以高度重視,從民族、國家、時代的高度來理解認識這個問題,并下決心選擇設計和推出一套或幾套國人男、女的主流服裝(國服)。
唐裝和旗袍影響力大
中山裝好看又實用
“先秦時期,華夏族服飾的特點是上衣下裳,寬衣博帶。到趙武靈王時因胡人習慣在馬上奔馳推行胡服騎射。魏孝文帝時,漢服風行一時。迄今為止,唐裝的影響力仍然很大,成為中國服飾的代表,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僑胞們都以穿唐裝代表我們中國為榮。”說起這些,宋心仿表情中透著自豪,他說我國歷史悠久是文明禮儀之邦,服飾成為展現民族特征傳遞文明禮儀的載體,歷朝歷代都有當代代表性的服飾。
“相比西方國家的西服,中山裝是西化的新中裝,卻比西服更為簡便,除了不用打領帶,對內服的穿著要求也不高,既好看又實用。”宋心仿告訴記者,在我國近現代史中,特別是建國前后,中山裝曾一度的被世界公認為中國的國服,“對女士而言,旗袍被許多人認為最能體現中國近代女性美感。”
服裝體現文明和禮儀
奇裝異服與傳統背道
服裝,體現一個民族、國家的社會、文化、民俗、文明、禮儀等多方面,也一定程度象征著地位與尊嚴。宋心仿說,當今,我國國人的服裝可謂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特別是一些年輕人,為了追求所謂的個性、前衛、時尚等,盲目國外的服裝,有時候服飾甚至是千奇百怪,衣不蔽體,細究起來難免有失風化有失大雅,與我們奉行的先進文化、民族傳統、道德理念背道而馳。
公職人員和知識界人士
應當“率先垂范”
針對當前我國沒有主流服裝“國服”的現實,宋心仿建議國家相關領導和主管部門應引以高度重視,從民族、國家、時代的高度來理解認識這個問題。男、女主流服裝(國服)的設計與確定,既要尊重歷代傳統、民族特點、國人風格等,又得與現代進步意識與發展需要相結合,廣泛征求民意,經多方案選拔、試用和一段時期的適應、過渡等環節,要最大程度上讓廣大民眾接受或喜愛,最后由相關部門或服裝行業協會予以確認,并大力推廣。
“推動主流服裝‘國服’,說起來好像很復雜,但實際上也并非難事。”宋心仿最后說道,“我想只要國家公職人員和知識界人土率先垂范,特別是在重要場所帶頭穿,相信很快就能推廣開來形成主流。當然,我們說主流服裝“國服”,只能是有代表性的或在重要場所為主穿的服裝,并不影響其他服裝的流行,穿衣是每個人的私事和權利,可自行選擇,市場上五花八門的多種服裝共存,可互不影響任人選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