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二季度服裝產業景氣指數繼續回落
我國服裝產業作為典型的“兩個依靠”(出口與內需)產業,上半年以來,產業趨勢與我國經濟整體走勢基本一致。正如中經服裝產業景氣指數報告所述,2012年二季度,中經服裝產業景氣指數為97.2點,比上季度下降0.7點,連續3個季度回落。中經服裝產業預警指數為73.3點,比上季度小幅回升3.3點,連續2個季度運行在“淺藍燈區”。
按照不少經濟學家的分析,我國經濟增速預計將在下半年企穩,可能會略有回升,這同樣是服裝產業的趨勢。當然,從服裝產業銷售的季節特性來說,三、四季度會是服裝銷售的旺季。在國家和地方政府多項有利政策的支持下,企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下半年總體上服裝銷售會比上半年好一點。
一方面,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措施,連續降息,擴大利率浮動空間,在啟動一批“十二五”重點項目的同時出臺了鼓勵民間投資的一系列實施細則,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扶持,為企業發展營造了好的產業政策和環境。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實際的推行中,不少企業對這些政策和措施了解不多、不完整,大多數都沒有有效地掌握和運用,從而出現了政策“放空”的現象。這就需要各級政府和服務部門,積極宣傳和介紹一系列產業政策。而對企業來說,不僅要了解政策,用好政策,更要善于發揮政策的“疊加效應”。
另一方面,從根源上說,要保持經濟的平穩增長,必須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由企業主體來實現。我國的服裝產業將進入一個企業的“分化”階段,服裝企業既要穩住發展,更要抓住機會轉型升級。
當前正是解決我國經濟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問題的歷史機遇期。我們既要認識到結構調整的迫切性,更要抓住結構調整的機遇期。具體到服裝行業也是如此,要做好結構調整,實現轉型升級,需要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企業要敢于“瘦身”。調整好產品庫存、企業產能和新的市場布點,尤其是新增投資不僅要有規模,更要注重結構。二是企業要善于“轉身”。我國的服裝產業在更大程度上還處于“制造業”,不少企業已主動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從二產“轉身”為服務業,有不少企業專注設計、物流,還有與銀行合作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實踐。三是企業要勇于集體“健身”。一個企業的發展,不僅要靠自身的力量,更需企業間的協同和產業鏈的提升,要積極探索新的企業合作模式。
近一時期,在轉型升級、調整結構的過程中,我們還看到一些企業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開展收購、兼并或“反服務外包”,整合全球的資源為企業乃至整個產業的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服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