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是否能解服裝業憂患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互聯網能解服裝業憂患嗎?
近期,福建鞋服業老板跑路、欠薪的消息頻頻傳出。先是7月23日福建諾奇股價急跌,由7月18日的2.15元急跌至1元。隨后,香港信報曝出諾奇總裁丁輝與其妻陳瑞英(順興建材總經理)詐騙及欠多人巨款,二人攜款潛逃。緊接著,有網友爆料稱,福建晉江鱷萊特集團工廠已停工數月,企業拖欠部分員工工資。從去年年底持續到現在,員工一直聯系不上老板。另據東南早報8月8日報道,泉州紅瑞興紡織有限公司(霍普萊斯)董事長張瑞表已失去聯系,“失聯”這一事實已得到了公司內部以及有關管理部門的確認。
不少評論認為,這一系列的老板跑路、欠薪事件,是由于傳統服裝經營模式的成本太高,加上行業生存空間受電商擠壓造成的。這種說法也一直被套用。每每服裝業出現倒閉、跑路、虧損的消息,“電商搶占市場”總被認為是主因。
不過,服裝業垂直電商也傳來了負面消息。
8月11日,前京東商城總裁助理劉爽在其個人微博承認,其創立的網絡時尚品牌NOP“告一段落”,其微博認證也改為“前北京吾諾普科技有限公司NOP創始人”。劉爽則在微博中寫道“變更了微博認證,我這次階段性創業算是告一段落。不過NOP沒有結束,會以新的方式延續,請NOPER以后惠顧NOP淘寶店。”
NOP官網于2011年7月正式上線,其產品主打NOP品牌男裝,涵蓋上裝、下裝、配飾三大品類。由于今年曾有傳言稱,裂帛集團將收購NOP,而之前NOP也曾尋求過出售,因此,劉爽此次透露的信息被業內人士認為或是將NOP出手轉給他人。
根據報道,近兩年,線上服裝男裝品牌均不樂觀。比如,同質化現象嚴重,受傳統品牌進入線上市場“清倉”的沖擊,靠分銷渠道賣貨的商家一方面被拉入價格戰泥潭,另一方面陷入缺少流量的困境。NOP經營現狀也已呈現萎縮狀態。數據顯示,2013年NOP在天貓平臺的全年銷售額僅為250萬元。
NOP近兩年的表現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網購的沖擊并不一定是國內服裝業低潮的主因,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并不一定能拯救國內服裝業。
不可否認,網購模式確實極大地沖擊了傳統實體店的營銷模式,讓很多靠加盟、大店模式快速擴張的服裝企業受到沖擊。此外,類如H&M、ZARA、優衣庫等國外休閑服飾品牌在中國市場上從占領到主導,也讓國內服裝企業壓力倍增。問題是,這些是國內服裝企業面臨的核心問題嗎?
隨著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愈發顯現,國內服裝行業的設計師品牌近年來顯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最早打出設計師品牌的EXCEPTION(例外)、ZUCZUG(素然)、E+(一嘉)、DECOSTER(得詩)已經完成了原始客戶積累,并且被市場認可。隨后出現的Chictopia(劉清揚)、Ran Fan(范然)、Qiu Hao(邱昊)等青年設計師品牌也深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不少已經蜚聲海外。從這些設計師品牌來看,產品的面料、圖案、剪裁都富有新意,并且價格適中,而且不像T臺走秀般夸張,適合在日常生活穿著。這說明,只要產品質量、設計過關,消費者還是非常愿意買賬的。
一直以來,國內休閑服飾企業對時尚和流行款式的把握以及產品的設計,一直被業內人士詬病。產品設計跟不上潮流、更新換代慢、同質化現象嚴重、品牌定位不清晰等問題嚴重,這些也是國內服裝行業最根本的問題。
正如國內服裝行業資深人士、雅鹿控股董事執行總經理程偉雄所言,誰都可以通過服裝來創業,因為之前有太多不懂服裝的人通過賣衣服完成原始積累,這鼓動一大批人企圖通過門檻不高的服裝行業來創業。但近幾年市場表明,不尊重服裝時尚之路的使命,最終都難逃被拋棄的結局。
不過,從第一代國內休閑時尚服裝品牌轉型的方向來看,也有向設計師品牌取經的痕跡。以美特斯邦威為例,在不少新整合的門店中加入了青年設計師的元素,與國內青年設計師合作推出“新國學”系列T恤銷售情況也不錯。
無論如何,穿衣是人的硬性需求,屬于“通吃”行業。市場需求一直存在,對于服裝企業來說,需要擔心的更多是產品競爭力和營銷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