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拒簽族"權益難保障
《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以來,我市采取多種措施,目前勞動合同簽訂率明顯上升,勞動關系明顯改善。但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在政府和相關部門采取各種措施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同時,卻仍有部分技術工人、餐飲服務人員和農民工,想盡辦法不與用工單位簽訂正式勞動合同。
流動性大行業簽訂率低
記者隨機選擇幾家不同檔次的酒店采訪后發現,員工不愿簽勞動合同的情況非常普遍。18歲的小韓是內蒙古赤峰市人,今年春節后來我市打工,目前在站前地區的一家酒店當服務員。她說:“如果簽勞動合同,自己也受約束,想走就不那么容易了。
現在,像我們這個年紀,在餐飲業很容易找到工作。如果沒有簽勞動合同,自己選擇余地很大,如果哪家待遇好,隨時可以跳槽。”來自臺安的小娟說:“當服務員兩年多了,先后在四五家酒店干過,可是從沒簽過一次合同。現在所在的酒店效益較好,每月最多時能收入一千四五百元。雖然在勞動合同法實施后,老板找過我們要簽合同,可是我寧可簽保證書,放棄簽合同、繳保險,并自行承擔責任,因為這樣我想去哪家干隨時可以走。”
記者了解到,由于部分私營企業的員工流動性較大、勞動強度高、企業經營波動性大、管理相對松散和季節性用工等因素的影響,勞動合同的簽訂率相對較低。
不愿被束縛而“拒簽”
部分勞動者不想被勞動合同束縛,因而不愿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特別是一些具有一技之長,且技術水平較高的稀缺人才,他們認為若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就會面臨跳槽困難、辭職即違約、被動索賠等問題。
來自黑龍江的小湯24歲,在汽車維修企業打工。工作兩年來,小湯已愛上了汽車修理這一行,萌發了將來自主創業的念頭。小湯說,他主要是想學技術、學管理,所以不愿簽訂兩年的勞動合同,將自己約束住。在勞動力市場,像小湯這樣不愿簽訂勞動合同的打工者為數不少,他們有的想多學幾門技術,有的想隨時準備往薪金高的企業跳槽。
只顧眼前不愿參加社會保險
一些私營企業中的部分職工,不愿意參加社會保險,只是希望用工方將保險費直接發放到手中,認為只有放到自己口袋里的錢才算是自己的,這在客觀上制約了部分私營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和參保率的提升。
來自吉林農村的孫龍在一家大型酒店當保安,他說:“簽了合同不但沒啥用,自己的工資還變少了,因為要交保險,企業繳保險的錢也從自己的工資里扣,以后回老家又帶不走,還不如把這個錢每個月發給自己呢。”一些餐飲企業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后,不僅社會保險中個人應繳部分要從員工工資中扣除,連企業繳的那部分也要從員工工資中扣。而從事這類崗位的人員大多數都在18歲至25歲,且外地人居多,職業流動性大,他們最關心的是每個月拿到手的錢有多少。
對于上述勞動合同“拒簽族”,勞動部門表示,勞動合同是保障勞動者權益的護身符,對于未簽合同的勞動者,一旦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維權難度相當大;而對于不簽勞動合同的企業若被勞動者舉報,也將受到相應的處罰。為此,提醒“拒簽族”,千萬不要只顧眼前。
責任編輯:vivi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