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智能化融合 推動高陽紡織由“制造”向“智造”轉變
河北保定高陽縣積極鼓勵引導企業,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組織企業申報省、市級數字化智能化生產車間,通過自動化生產設備、自動化檢測設備與信息化軟件進行集成,對生產過程實現數據化采集,過程監控、品質管理、生產調度以及統計分析,從而實現生產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加快推進紡織產業轉型升級。
原料采購儲備、生產任務、設備運轉情況、銷售訂單、待發貨物……保定圖強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經理韓偉每天都會在手機APP上不停地查看著公司各個環節的運行狀況,及時掌握公司整體生產銷售情況,確保原料、生產、后整、銷售有效銜接。在公司后整車間,工人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時不時拿起手機提交訂單,報領新工作任務,新的訂單任務會及時下達給員工,大大縮短了中間環節,有效節約時間。
“我們通過將ERP及MES功能相互融合運用,并在縫紉車間和織造車間安裝數據采集設備,將整經機、噴氣織機、提花織機、驗布機、全自動縫紉機等設備進行生產數據采集。通過新核云軟件系統將采集的數據傳到云端,各工序工人通過實名認證提交申領工作任務并能實時查看生產任務進度。”圖強公司經理韓偉介紹說,“數字化車間建成前產品質量把控困難、運營成本較高,如今我們通過MES和ERP合二為一,生產效率提升20%,運營成本降低了15%,產品升級周期縮短12%,產品不良品率降低7%以上,單位產值能耗降低4%。”
在永亮紡織品有限公司棉小兜嬰童產品生產車間,數字化生產設備在工人的熟練操控下,有序完成了訂單接收、圖案設計、布料裁剪、縫紉、檢驗、包裝入庫等工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我們投資300萬元建設了棉小兜嬰童產品生產數字化車間,2018年我們數字化車間被河北省工信廳認定為河北省數字化車間。”永亮公司總經理田海濤介紹說,“通過對車間智能化設備的應用,車間生產產能提升1倍,單人生產效率提升30%,產品質量從以前完全靠人來鑒別,提升到由設備自動鑒定,標準化的流水線生產模式將產品質量提升了10%。”
“我縣永亮、圖強兩家公司生產車間已被認定為省級數字化、智能化車間。目前,三利、宏潤兩家公司正在申報省級數字化生產車間認證。”高陽縣工信局局長董艷杰介紹說,“同時,我們還積極推動高陽縣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卡縵毛巾博物館、亮點紡織品檢驗檢測平臺、瑞春中小企業人才培訓基地等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為中小企業提供產品檢驗檢測、設計研發、銷售營銷、人才培訓及信息化建設、網絡宣傳、電子商務等服務,實現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大規模定制,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推進現代物流、工業設計、售后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信息化,助推產業集群向產業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關注微信獲取最新資訊](http://static.sjfzxm.com/images/blank.jpg)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