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跨國藥企 在華數字化醫療布局“加速度”
跨國藥企數字醫療轉型
疫情正在從各方面重塑中國醫療健康行業。
作為跨國藥企展示最新產品或服務的大舞臺,今年進博會大量跨國藥企把與互聯網醫療企業合作簽約作為展會的重頭戲之一。這背后凸顯的是跨國藥企在華經營方式和策略的重大改變,這種行業整體變化也是與中國市場的發展趨勢轉變密切相關。希望通過進博會這個鏡頭,能夠管窺跨國藥企的數字化轉型邏輯,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和思考。
11月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收官”。
在全球新冠肺炎抗疫戰中“唱主角”的醫療或醫藥企業也是此次進博會的絕對“主角”: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云集了大量全球疫情防控的最新頂尖成果,這些前沿產品、技術和服務既是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醫療健康需求,也是實現“健康中國2030”的有力保障。
在近年來我國醫改新政頻出,審評審批加速,帶量采購、醫保談判常態化的情勢下,醫藥行業鼓勵創新的方向愈發堅定,各大跨國藥企在此次進博會上依舊突出了“創新”主題,擴大合作的簽約頻頻,合作方式、內容也更加多元。
新冠疫情正在從各方面重塑中國醫療行業市場格局。其中最大的改變之一來自于多重線上渠道的開拓和推進,數字化的趨勢加速推進并反過來影響企業的決策和長期布局規劃。
這也直接反映在此次進博會中:多家跨國藥企和器械企業展出了數字化醫療、防疫展品,并簽訂多項數字化嘗試的合作項目,不斷構建出更豐富和完整的數字化生態系統。
數字化發力
11月6日,百時美施貴寶在進博會上進行了兩場簽約:和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創新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和京東健康“肝病創新云平臺”簽約。
2020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發布,博鰲樂城先行區成為當代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先驅性“試驗田”。
通過與博鰲樂城的戰略合作,百時美施貴寶表示有望讓一批還沒有在中國獲批的產品和適應癥加速引進。例如全球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的雙免疫療法歐狄沃聯合伊匹木單抗;全球首個且唯一獲批的紅細胞成熟劑Luspatercept,以及成人多發性硬化治療的最新口服藥Ozanimod等創新藥物。
諾華也在此次進博會上與博鰲樂城管理局簽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旨在加速諾華的系列創新產品和方案進入博鰲先行區平臺。諾華腫瘤(中國)總經理吉必成表示,“此前博鰲樂城管理局公布的首批可引進的抗腫瘤新藥和罕見病藥品中,諾華就有9種在中國尚未上市的藥品被納入。”
阿斯利康也與海南省政府在數字化醫療創新領域簽署了一系列重要合作意向;與高瓴創投簽署關于“互聯網醫院”的合作協議。據悉,進博會前兩日來阿斯利康達成的簽約交易額已接近90億人民幣。
同時,阿斯利康宣布與國內頂尖醫院展開更廣泛合作。各方將在臨床領域數字化應用、真實數據應用、診療一體化中心及精益管理實踐等多方面探索更廣泛的合作機會:阿斯利康將在個體化診療系統建設,多學科整合、早期臨床研究平臺建設等多方面為醫院提供支持。
新冠疫情大大催生了對線上醫療服務的需求,數字化醫療也成為各家簽約的重點。輝瑞在進博會上宣布與阿里健康開啟戰略合作,雙方將攜手打造規模化疫苗接種創新模式,形成完善的線上全鏈條、高質量的預防接種服務。
器械數字化落地
從醫療物資、耗材到病毒溯源、核酸試劑盒、CT到呼吸機等,醫療器械企業是此次抗疫的主力軍。同時,數字化是醫療器械企業近年來的關鍵詞之一。
在“抗疫”大背景下,今年丹納赫帶著旗下多平臺抗擊新冠的整體解決方案首次亮相,設抗擊新冠、智慧實驗室、生命科學及思拓凡(Cytiva)等四大專區。賽沛展示了一套剛剛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緊急使用授權的快速分子檢測試劑盒。
此次進博期間,醫療器械企業也加大了簽約合作的范圍。丹納赫表示將與各級政府、醫藥行業同道、第三方獨立實驗室、平臺經銷商、醫療機構等多元伙伴達成近20項合作意向。
西門子醫療在此次進博會上與西藏阜康醫院就首次亮相進博會的5G方艙CT車載解決方案達成采購協議并完成現場簽約。一同在公共衛生防疫專區亮相的還有西門子醫療發熱門診解決方案。西門子醫療發熱門診解決方案依據最新中國發熱門診建設標準,通過流程布局、智能設備和數字運營等多方面進行了創新。
賽默飛世爾科技帶著多款抗疫首發新品亮相進博會,在病毒樣品提取、病毒核酸檢測及病毒序列測定領域,賽默飛在進博會現場發布具備每天7000個新冠病毒樣本檢測能力的高通量、自動化COVID-19核酸檢測平臺;在新冠疫苗及治療藥物研發領域,展出助力病毒結構研究與疫苗研發的冷凍透射電子顯微鏡和質譜儀等產品。
種種抗疫器械和解決方案,在后疫情時代滿足了更多的防疫要求,客觀上也加速了器械企業的數字化投入。
政策東風
11月2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助推“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全面落地。
疫情時期,很多需要面對面的接觸、溝通“被迫”轉移到線上,強生、賽諾菲等大型企業均加大了這方面投入,包括加大對非新冠肺炎患者的關注,也是數字化投資和轉型的一部分。
麥肯錫認為,市場進入模式將成為醫藥公司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關鍵。其關鍵挑戰在于找到線下和線上活動的融合之道。在新常態下,企業應順應需求端的長期變化趨勢打通各服務渠道。從2012年到2016年,在線問診量增長了49%,并可能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加速增長。預計2025年的年度在線問診量(包括免費和收費)可能超過15億次。
疫情過后,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機會在線解決患者的醫療需求,并加強醫療教育和虛擬援助等服務。
醫藥公司在打造全渠道客戶解決方案時,需要首先評估一系列戰略因素,包括數字化預算和最高效的投資領域等。大型醫藥公司目前都或多或少采取了數字化舉措。由于疫情期間線上活動熱度增加,促使某些企業將多達一半的銷售預算投入到這一領域。某公司的總經理透露,當該公司把所有銷售代表都轉移到數字化平臺后,“用兩個月干了兩年的事情”。數字化趨勢的加速推進也在影響企業的長期規劃。
而國家醫保局多次發文鼓勵互聯網醫療以及打通醫保的措施,也促使藥企思考如何更好地對接外部平臺,切實做數字化轉型。
11月6日,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總裁安思嘉(Asgar Rangoonwala)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表示,“我們會不斷地加大在數字化和互聯網方面的投入,必須要充分利用好高科技提高這種溝通,包括對醫務工作者和醫護人員。”
安思嘉表示,過去制藥公司的傳統方式是以線下為主,疫情帶來的變化是線上活動的增加,“提高了醫療服務效率,對于醫務工作者來講也是非常方便的,他們可以選擇在方便的時間參與到醫學教育活動中來。此外我們要通過線上活動來提高疾病管理的能力,進行創新,加強患者支持項目。這項目能夠給患者提供線上的詢診、線上處方、線上護理知識、線上采購藥物及送藥上門服務。這些服務在消費品領域非常常見,但是對制藥領域來講還是全新的事物。”
安思嘉同時提到互聯網醫院,“在3-5月份中國批準了多達250家的互聯網醫院,這一點也是讓我們非常振奮的,這跟我們的策略是高度一致的。利用網上平臺,建立一個完整的基礎設施,這跟我們的策略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在今年9月跟西安交大第一附屬醫院簽署了一個戰略備忘錄,建立了互聯網醫院新模式。希望能夠通過這個合作互相學習,借此提高溝通能力、疾病管理能力及醫學教育能力。”
GSK副總裁中國處方藥和疫苗總經理齊欣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也談及數字化投入,“疫情后可以看到數字化進入醫療行業更快了,很多老百姓習慣去阿里、京東線上平臺重復購藥,現在很多大醫院也開辟了自己的互聯網醫院,病人也慢慢習慣在線上跟醫生進行遠程診療。新冠疫情加速了病人、醫生擁抱新技術的趨勢。我們也會與更多互聯網公司進行合作,我們現在跟京東開展進一步的商業合作洽談,與多個互聯網醫療公司在進行不同角度的合作嘗試。”
賽諾菲普藥全球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兼賽諾菲中國區總裁賀恩霆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表示,新冠疫情改變了很多公司原先的業務模式,對整個行業產生影響。“對賽諾菲來說,我們會進一步加大線上和線下多元化的接觸,數字化創新也給賽諾菲提供了更多醫學教育的機會,助力醫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