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福醫藥杜文濤:創新驅動業績提速 樹立藥企國際化發展樣板
從臨床未被滿足的需求出發,用研發創新驅動業績提速成為時下藥企破局的路徑選擇之一。
9月26日,人福醫藥集團副總裁、宜昌人福總裁杜文濤在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2020(第四屆)中國大健康產業峰會上指出,“人類還有很多未知的問題沒有解決,包括未知的流行疾病,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制藥企業要從研發創新角度,盡快推出更好的解決方案。例如從2008年開始啟動創新藥的研發投入今年開始進入收獲階段——麻醉藥品1.1類新藥苯磺酸瑞馬唑侖更于今年7月獲批上市,打破全球麻醉鎮靜領域近30年無創新藥上市的局面。”
當前,人福醫藥正試圖通過研發體系的搭建和國際資源的整合,建立一個創新驅動下的醫藥企業國際化發展模板。截至目前,人福醫藥已有研發技術人員1678人,形成包括海外制藥專家,國內制藥博士、碩士為核心的科研團隊。與此同時,在研產品已達200余項,其中1類新藥達到20余項,其中部分產品進展到生產審評階段,部分產品進入臨床三期階段。
杜文濤。資料圖
公開資料顯示,人福醫藥是中國將細分領域精細深耕成功的代表企業之一。其四大核心業務,麻醉鎮痛類產品市場中國排名第一,生育調節藥市場中國排名第二,維吾爾民族藥市場中國排名第一,兩性健康業務排名全球第二。其中,人福醫藥的麻醉藥品和技術已經出口到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形成很好的國際競爭能力。
“我們還將繼續深耕細分領域,并通過研發創新不斷構建產品鏈和產品群。”杜文濤介紹,目前公司圍繞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構筑涵蓋麻醉藥品、激素產品、天然藥物、兩性健康、精神藥、皮膚藥等在內的核心產品線。這些產品管線的完成,依賴于人福醫藥搭建的研發體系。公司已搭建創新小分子藥物技術平臺、透皮給藥技術平臺、口腔黏膜給藥技術平臺、口服緩控釋技術平臺、特殊藥品防濫用技術平臺、長效微球和脂質體技術平臺等6大技術平臺,并與武漢大學舒紅兵院士合作平臺、武漢工程大學陳芬兒院士合作平臺、清華大學合作平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合作平臺、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平臺等展開產學研合作,分別開展免疫調節藥物篩選和成藥性研究、新型化合物篩選及原料工藝創新、已知靶點的化合物篩選等工作,由此形成新藥研發的機制研究、化合物設計、化合物工藝優化和制劑研究體系。
人福醫藥另一戰略布局是國際化,通過將研發投向重心適當瞄準國外,以努力實現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戰略布局。當前公司海外收入占比20%左右,國內業務占比80%左右。2019年,人福醫藥海外營收已達27億元。
“目前人福醫藥的發展策略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走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道路。”杜文濤解釋道,“前十年,我們走的道路主要是以仿制藥和高難度制劑仿制為主。但下一步人福醫藥將整合全球研發和項目資源,打造全球研究和注冊能力,布局全球營銷網絡,力爭把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和創新制劑推廣到全球。”
人福醫藥的國際化布局可追溯至2010年,旨在通過整合全球研發資源,與人福既有優勢細分領域、前沿方向及國際化項目合作相融合。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全球設立5個研發中心,其中在武漢設立集團中央研究院,專注高準入門檻仿制藥和創新藥。公司已擁有ANDA批件超過80個,海外在研項超過100個,其中2018年,公司獲批ANDA13個,國內排名第一,2019年獲批4個,2020年上半年獲批2個,公司已持有8個控緩釋制劑ANDA。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