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關于世界杯體育用品贊助商們的故事
——那些關于世界杯體育用品贊助商們的故事(一)
“Ultima parada, la gloria”是一句西班牙語,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最后一站,榮耀!”這是本屆南非世界杯期間印在阿根廷隊乘坐的大巴車上的口號。這句口號很有感染力,對于球隊而言,走到最后就能獲得至高無上的榮耀。而對于那些世界杯的球衣贊助商耐克、阿迪達斯、彪馬而言也是如此,誰留在了最后,誰就是勝利者,對于他們來說,用“最后一站,利潤!”來形容似乎更為貼切。
世界杯,一個無論是收視率還是贊助額都遠超奧運會的盛會。其在商業上的影響力是無與倫比的,特別是對那些體育服裝品牌的影響。隨著世界杯進入最激烈的8強戰,本刊也將分幾期為讀者帶來這些球衣贊助商們的故事……
逝去的王者
如果說,在體育品牌里面也有王公貴族的話,毫無疑問,這就是阿迪達斯,一個有著60年歷史的德國企業。以造鞋起家的阿迪達斯,半個世紀以來,一直是足球運動中最有影響力的品牌。特別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阿迪達斯成為了國際足聯的主贊助商,并為世界杯提供比賽用球,同時伴隨那些年德國隊在世界杯上絕對一流的成績,阿迪達斯在那之后的20年時間里,其江湖地位無人能夠動搖。那時有人風趣地說:“體育競爭,就是全世界幾十家企業間的競爭,而阿迪達斯獲得了最后勝利,這就像是一場游戲!”
但是進入到上世紀90年代,隨著市場的轉變,運動品牌越來越平民化、市場化,再加上耐克強勢進入足球領域以及彪馬的浴火重生,“官僚式”的阿迪達斯開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阿迪達斯不再是世界第一運動品牌。在足球領域也逐漸有跌下王座的危機,在2002年的世界杯上,耐克贊助的巴西隊橫掃阿迪達斯贊助的德國隊。到2006年,即使是在德國本土舉辦的世界杯上,原本應該讓全世界再次為阿迪達斯激動的時候,小老弟彪馬卻異軍突起,其贊助的意大利隊在120分鐘的陣地戰之后,通過點球擊潰了阿迪達斯贊助的法國隊,阿迪達斯再次遭受重創……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進入2009年以來,不斷有阿迪達斯庫存巨大、銷售銳減的消息傳來。
這還沒有結束,連曾為阿迪達斯創造輝煌的法國隊,也改變了贊助商,變成了耐克家的人。甚至,連自1954年起便穿著阿迪達斯球衣的德國隊都有要被耐克挖墻腳的危險。還好,每年2000萬歐元的新合同,讓阿迪達斯留住了自己的“靈魂”。還好,進入2010年之后,終于等來了他們的世界杯,在這里他們還有機會。
最后的領地
世界杯,成為了衡量體育品牌影響力的一支標桿。這里也成為了阿迪達斯最后的領地,雖然這塊領地時不時地會讓耐克和彪馬搶走一些份額,不過,40年的合作,讓阿迪達斯一直牢牢地拉住了世界杯的擁有者——FIFA(國際足聯)。當然這樣的代價是3.5億美元,這也僅僅是阿迪達斯給這屆世界杯的贊助款。
3.5億美元之后,他們成為了世界杯授權產品的供應商及裝備商,所以,現在在電視里看到的裁判、球童、志愿者等等所用的體育產品以及賽場的戶外廣告,都出現了Adidas的字樣。當然,還有那個飽受爭議的比賽用球——“普天同慶”,這款德國授權、英國設計、中國制造的足球,在中國的售價就達到每只1,000元人民幣,據記者了解,銷售異常火暴。
阿迪達斯贊助FIFA世界杯,對于他們來說僅僅是一個制高點,而只有通過贊助球隊才能完成最后的布局。當然這也是緣于2006年德國世界杯時,阿迪達斯慘敗給彪馬的經驗教訓。德國、法國、西班牙、阿根廷……憋了4年的阿迪達斯一口氣贊助了12只參賽球隊,而4年前,從阿迪達斯拿到銀子的僅僅有6只球隊。一路橫掃晉級8強的阿根廷、踢得最藝術的西班牙、重新裝配上新零件的德國戰車……這屆世界杯,終于讓阿迪達斯有了更多的期待。
據阿迪達斯公司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阿迪達斯足球產品銷售同比增長26%,其中隊服銷售超過650萬套,德國隊、阿根廷隊隊服銷量均超過100萬套,而上屆德國世界杯阿迪達斯售出的隊服只有300萬套,此次增長1倍以上。隨著這些球隊在世界杯上的上佳表現,僅隊服銷售這一項就將輕易地突破1000萬套。
難怪阿迪達斯集團主席赫伯特·海納說,南非世界杯過去10天的比賽讓阿迪達斯對今年的業績充滿信心。預計今年其足球類產品的銷售額將達到創紀錄的15億歐元。銷售額的增長將主要由世界杯來推動。要知道,這可比2006年世界杯期間的銷售額增加了25%。
阿迪達斯守住了足球這最后的領地,守住了FIFA這最后的高點,也守住了這個王公貴族最后的尊嚴。
記者點評
從商業角度上看,近10年來,特別是前兩屆世界杯,無論是從品牌還是銷售,阿迪達斯相對而言都是失敗者,但是,因為和FIFA(國際足聯)的特殊關系,讓他又有了一次翻身的機會,這或許也是阿迪達斯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同樣,對于眾多欲進入國際市場,提升品牌效應的中國體育品牌企業而言也是如此,守住官方,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如果官方是一個點的話,有了這個點之后,更不能忽視面上的開拓,就像世界杯一樣,站在全世界觀眾面前舉起“大力神杯”的不是國際足聯主席,而是穿著球衣的球星和球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