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袁世凱學營銷:善于抓住關鍵人物
袁世凱(1859—1916)是近代著名政治人物,出生于河南項城一個大戶人家。多次參加科舉敗北,于1881年4月投奔在山東任職的父親好友吳長慶。自此踏入仕途,在晚清撲朔迷離的政局動蕩之下,袁世凱成為幾十年政壇不倒翁,且權勢越來越大。
1、高超的交際手腕
袁世凱善于從一些不起眼的細節和小事入手,來打動人心。他記憶力驚人,對人名地名和別人的性情愛好爛熟于胸,哪怕只有一面之交的人,多年后袁世凱還能一口叫出人家的名字,道出別人的經歷愛好。老袁的這一本事經常讓人心中吃驚,既感到榮耀有面子,又覺得此人精明不可欺。他對自己刻意要拉攏的人物更是用心,比如他在家吃飯看到是紅燒大蹄膀,會吩咐侍從端一碗送到馮國璋家里,交代說“大總統用飯時,想起這個菜馮將軍也愛吃,所以送過來請將軍品嘗。早飯吃個奶酪,也會吩咐送一份到馮國璋家里。有這樣的上司,哪個部下能不感激涕零?
袁世凱要求子女稱呼段祺瑞為姐夫,因為段的夫人張佩蘅是袁世凱收養的前清大員張芾的孤女,張氏視袁家為娘家。他要子女稱馮國璋為“四哥”,則大概因為馮國璋在家排行第四,馮國璋的續弦夫人周砥既是袁世凱創辦的女子學堂的學生,又曾做過袁氏的家庭教師。
對于那些地位比自己卑微的人,袁世凱也絕不輕視,因為小恩小惠也許就可以激起千重巨浪,收到意料之外的厚報。老袁與大太監李蓮英是拜把兄弟,對李之下的太監也是謙恭有禮,袁世凱正是利用這些關系揣摩慈禧心理,所以能做到萬無一失。由于禮制要求,當時大臣叩見皇上和太后時,都得俯首跪地。所以袁世凱和李蓮英約定,他低頭看李蓮英的雙腳,雙腳叉開代表老佛爺很喜歡聽這樣的話,雙腳并攏就表示太后不高興了,不要再說。通過這種方法,袁世凱當然就“應對無不稱旨”。
有一次,袁世凱去拜會滿族大員增崇,增崇叫出小兒來見禮。袁世凱當時已經是一品大員,當那個孩子行禮時,他也馬上搶前幾步還禮,還親熱與他攀談起來,當那小孩抱怨課本少且舊,買不到新書時。袁世凱連忙答應幫忙,第三天果然就送來五箱書籍(學富五車之意),囊括各種各樣的新書。
讓別人覺得在他心中有份量,這是袁世凱贏得好感的不二法門。他如此費盡心機籠絡各色人等,這樣一來,很長一段時間,他在官場上幾乎沒有敵人。
2、善于抓住關鍵人物
袁世凱的第一個貴人是吳長慶,吳與袁的嗣父袁保慶是結拜兄弟,是一個講氣節講感情的人,又很愛惜人才。袁世凱去投靠吳長慶是找準了門路,很快被提升為前鋒營的營官。后又奏請朝廷給袁世凱“以同知補用,賞帶花翎”。1884年3月,吳長慶奏報朝廷建議袁世凱為“總理營務處,會辦朝鮮防務”。這時的袁世凱只有25歲。
袁世凱果斷處理了朝鮮政變,獲得了李鴻章的嘉許,多次向朝廷推薦。老袁對李大人感恩戴德,頻頻書信示好。在李鴻章的庇護之下,老袁的地位不斷爬升。1901年李鴻章臨終前上奏折,推薦袁世凱接替自己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之職,他說:“環顧宇內人才,無有出袁世凱之右者”。
1895年4月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受到朝野聲討。
袁世凱一看大勢不妙,立即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馬上與翁同龢、李鴻藻聯絡,提供不利于李鴻章的證據,并親自撰文,彈劾李鴻章。彈劾舉動得到頑固派的賞識,任命他訓練新軍。
袁世凱后期的發展,主要是得到了慈禧、榮祿等人的政治信任,而這種信任源于他在“戊戌政變”中對光緒皇帝的出賣和對慈禧做出的貢獻。{page_break}
3、亂局中抓機會的能力
1898年7月,戊戌變法運動風起云涌,袁世凱私下接觸維新派,表達支持立場,讓康有為、譚嗣同誤以為他是同道中人。維新派勸說光緒帝召見了兵權在握的袁世凱,并加官進爵以示安撫。8月3日,當維新派接到光緒帝的求救密詔,譚嗣同立即密訪袁世凱,要求他支持新政,幫助皇帝剿滅保守派。老袁當即表示“誅榮祿如殺一狗耳”。但事后仔細盤算,感覺維新派勢單力孤,難成大事,隨即向榮祿告密。慈禧得報后當即囚禁光緒帝,捕殺譚嗣同等“六君子”,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
袁世凱因告密取得保守派的信任,從此飛黃騰達,不久升任工部侍郎。1900年2月又擔任山東巡撫,在山東鎮壓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后,慈禧命袁世凱率軍保護北京,而老袁只派少數兵力到山東、河北交界處虛張聲勢。私下卻派人與各國領事協商,表示“中立”。另一方面,又向西逃途中的慈禧進貢餉銀、綢緞,將兩面派角色演繹得活靈活現。
與八國聯軍作戰之后,榮祿屬下的4支武衛軍土崩瓦解,而老袁的武衛右軍毫發未傷,因此升格成為北方最大的軍事力量。1901年袁世凱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政治和軍事勢力迅速膨脹。后清政府籌辦新政,袁世凱又在軍事、經濟方面大量安插親信,形成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集團。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清政府被迫起用袁世凱為湖廣總督,繼而又任內閣總理。革命黨羽翼未豐,也想借助袁世凱早成大業。老袁乘機在敵對雙方之間討價還價,一面迫使清帝退位,一面施壓南京參議院選自己為大總統。他牢牢握住兵權,以革命黨來要挾清廷,又以清廷壓榨革命黨,終于謀到臨時大總統的位子。袁世凱成為總統后,即下令解散國會,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后在某些人士的極力攛掇下,冒天下之大不韙實行帝制。其后在各地紛紛討袁護國的壓力之下,被迫取消帝制,最后在全國一片罵聲中憂病而死。
4、對人講究恩威并施
袁世凱做人圓滑,三教九流他無不結交,從朝中大員到販夫走卒,從文人雅士到亡命軍閥。有一次張之洞向他詢問練兵秘訣,袁世凱答道,練兵簡單說就是要“絕對服從命令”,一手拿著官和錢,一手拿著刀,服從就有官有錢,不從就吃刀,可見袁世凱對“胡蘿卜加大棒”運用自如。
庚子事變之后,宮中器物陳設被毀嚴重,慈禧太后要求時任直隸總督的袁世凱來籌款置辦。老袁當時也財政拮據,但這是討好那拉氏的大好機會,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回家后他就召集藩、臬、司、道等下級官員來商議,說是要暫借他們的私人款項,以后再陸續歸還,這些人當即個個哭窮。袁世凱只好嘆息作罷,其后又不動聲色地派人到天津票號把他們的存款數目查了一個清清楚楚,列表匯總共有100多萬兩。兩天之后,袁世凱再召回原班人馬,講了大致經過后,假意氣憤地說:“這些票號的掌柜太可惡,竟敢冒用各位的名義來招搖撞騙。
為示懲戒,我已把這些冒名頂替的存款暫時借用了。”
民國初年,袁世凱攬權越來越厲害,沒有人愿意做有責無權的總理。袁想請熊希齡,但熊堅辭不就。熊希齡當時管著承德避暑山莊這一藏寶之地,袁世凱估計他私吞文物的舉動,特別派人去避暑山莊調查,將熊中飽的文物造冊上報。于是袁再請熊到家中“敘舊”,會見之時“恰巧”有重要外賓來見,所以就請熊希齡暫避里間辦公室,熊進去就看到桌上有參劾他“貪污文物”的密報!當即大驚失色,手足無措。當袁再進來與他商談組閣的事,熊左思右想,不得不從。此后,袁世凱更是以這個把柄挾持熊希齡解散國民黨,解散國會。
5、作秀造勢功力高深
老袁權高勢大,引起清政府猜疑。1908年光緒帝與慈禧先后離世,宣統皇帝繼位,攝政王載灃借口老袁有“腳疾”,勒令其回老家養病。老袁表面上做起了悠閑自在的山野漁翁,還在《東方雜志》發了幾張釣魚的照片。其實在寓所內設有直通北京的電報房,隨時與北洋將領們溝通消息。
袁世凱明明自己想當皇帝,但還要表演一番,讓各色人等三番四次地輪番勸進,好像自己千般推脫不掉,勉為其難地當了“洪憲皇帝”。袁世凱靠著神出鬼沒的權術將他人擺布得服服帖帖,不知不覺玩弄手段上了癮。周圍的人每天不免戰戰兢兢,人人自危,對他越來越怕,對他的感情就越來越淡漠了。沒有真情實感的純粹技巧實質是舍本逐末,也為他后來的覆滅埋下伏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